中医古籍
  • 感冒了能喝鸡汤吗?

    鸡汤属于补虚、扶助正气的食物,所以,感冒时喝鸡汤适宜于虚证外感者,而不适宜于实证外感者。

    “据报,新一期的德国医学杂志《凤凰》报道,德国医务人员经研究证实,鸡汤是一种效果良好的家庭常备药,它能帮助人们有效抵御严寒,驱走流感,如果将鸡肉和蔬菜一起做菜还可起到消炎的作用。该报道指出,早期感冒患者要尽量多饮用流质食物,以保持黏膜湿润,便于清洗鼻部和喉部,此时饮用鸡汤有助于将病毒排出体外。”

    读罢这则新闻,你也许会感到疑惑:中医不是说生病时要忌口吗?老人家也说感冒不能吃鸡。这究竟是德国人的研究结果有误,还是老人家对忌口问题认识有偏颇?生病时需不需要在饮食方面有所禁忌呢?下面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生病时病人须适当忌口。这是中医治疗的一大特色,在我国老百姓当中,也是十分普遍的常识。

    那么,病人为什么要忌口?因为,从中医的角度看,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主要由病因及影响因素来决定。辨证施治、对症下药主要是针对疾病的病因,而忌口则针对影响疾病及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所以,如果在生病时不忌口,有可能拖延病愈的时间,影响药物的疗效,甚至有可能加重病情。

    如何忌口?这确实是一门大学问。依笔者之见,忌口不能一概而论。既不能什么都忌讳,什么都不吃,也不能明知不合适的食品,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照吃不误。应根据实际情况,辩证地决定忌口食物。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作为参考。

    一、以病者的体质为根据

    不同体质的患者(这里说的体质,是从中医角度通过看舌苔、诊脉等望闻问切手段去辨识的,如寒、热、虚、实等),对疾病、用药的反应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确定忌口食物时,也应结合体质来决定。例如感冒,可因体质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感冒类型。体质壮实的人可表现为实证外感;体质虚弱的人可表现为虚证外感。这两种感冒类型,在忌口方面就有差别。实证外感不宜进食带补性的食物与药物,而虚证外感则可进食带补性的食物与药物,反而不适合用过于发散的食物与药物。

    报道上说的“流感时,喝鸡汤有助于将病毒排出体外”的说法,在中医看来,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对。因为,中医的治病原则中有“虚则补之”一说,即体质虚则借药物、食物的补性来扶助正气,“扶正以祛邪”,“邪祛则体安”。若是体质壮实,再加上补性的食物、药物,则会火上加油,加重病情。鸡汤属于补虚、扶助正气的食物,所以,感冒时喝鸡汤适宜于虚证外感者,而不适宜于实证外感者。

更多中药材
  • 疱疹性口炎是以口腔内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多见于1~3岁小儿,尤其在得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后易感染该病,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易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中医学称之为“口疮”。病损仅在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
  • 项仁海 黑龙江省绥滨县人民医院便秘是临床常见病,时医常以泻下剂治疗,其中不乏无效者。笔者侍诊冯世纶教授,见用大黄剂甚少,而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甚多,临床疗效显著。崔某,女,49岁。2011年5月19日初诊。便秘25年余,前医用大......
  • 苏辉  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苏氏中医诊所陈某,女,34岁。2011年7月8日初诊。慢性肠炎病史1年余。曾用西药止泻剂、柳氮磺胺等药,泻止,但停药后3天症状如前。刻诊:肠鸣辘辘,泻如骛溏,日7~8次,便时腹部隐痛不休,食冷物或外受寒冷加重,伴纳......
  • 张红光 张微微 河南省汤阴县伏道乡西水磨湾村张国兴诊所“脑血管疾病”在中医上属“中风病”范畴,其本病发生的病因主要以内因为主,内虚为本,加以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以致肝风、肝火內动,或痰湿、瘀血内阻而发病。对于症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
  •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婴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感染性疾病,本病病死率高,合并症多,是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疾病。早产儿、男孩、胎膜早破>24小时、母产时发热、羊水有腐败恶臭味的婴儿发病率高。病因病机内因多与新生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