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日草根

    制剂

    日草根 rì; cǎo gēn

    别名

    黄花菜根。

    来源

    百合科植物大苞萱草Hemerocallis middendorjii Trautv. et Mey.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具短缩的根茎及肉质肥厚的纺锤状块根。叶基生,排成2列,宽线形,长50~80厘米,宽1~3.5厘米,柔软,上部下弯。花葶与叶近等长,不分枝,圆柱形,粗壮,在顶端聚生2~6花;苞片宽卵形;花近簇生,具很短的花梗;花被金黄色至橘黄色;花被管长1~1.7厘米,1/3~2/3为苞片所包,花盛开时,花被裂片长6~8厘米,内三片宽2~3厘米。蒴果椭圆形,稍三钝棱,长约2厘米。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海拔较低的山沟、溪边或林下阴湿地。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秦岭以南各省区。

    采收加工

    春、秋季采挖,洗净,开水烫后晒干。

    性状

    根茎呈短圆柱形,长0.8~1.0厘米,直径约1厘米。有的上端留有叶残基;根簇生在根茎上,呈绳索状,不膨大,直径1~3毫米,长5~10厘米。上半部有多数横向环纹,表面灰褐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黄褐色,可见放射状裂隙,偶有老根中空,只残存黑褐色皮鞘。气微,味稍甜。

    性味归经

    性凉,味甘。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消肿。现代药理试验结果表明,萱草根具有抗血吸虫病和抗结核病的作用。萱草有一定毒性,主要集中在根部,易于在体内积蓄,因此,注意不要长期服用。如有中毒反应可用黄连、黄檗解除部分毒性。

    临床应用

    用量3~6克,水煎服。内服用量过多会损害视力,故以外用为主。临床上多用鲜根捣烂敷患处。

    主要成分

    根含大黄酸、大黄酚、钝叶决明素及钝叶决明甲醚,还含萱草根素。

    注意

    暂缺

    摘录

    其他

    摘录其他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慈乌胆拼音注音Cí Wū Dǎn别名乌鸦胆(《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鸦科动物寒鸦的胆。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明日开瞽,功胜空青,点青盲最验。解藤黄毒。“复方治烂弦风眼及翳障:乌鸦胆点之。(王玷桂《不药良方》)摘......
  • 《中药大辞典》:慈姑拼音注音Cí Gū别名茨菇(《药性论》),白地栗(《本草图经》),慈菇(《滇南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慈姑的球茎。生境分布生沼泽中。各地均有分布。原形态慈姑,又名:藉姑、水萍(《别录》),槎牙(《唐本草》)......
  • 《中药大辞典》:慈姑叶拼音注音Cí Gū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慈姑的叶片。性味①《本草图经》:“味甘微苦,寒,无毒。“②《重庆草药》:“(全株)辛辣,有小毒。“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治疮肿,丹毒,恶疮。①《日华子本草》:“研敷蛇虫......
  • 《中药大辞典》:慈姑花拼音注音Cí Gū Huā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泽泻利植物慈姑的花。功能主治《中国医学大辞典》:“明目,去湿。治一切疗肿痔漏。““祛湿之功,同于茵陈。“用法用量治一切疔疮:慈姑花适量。用冷开水洗净,捣敷患处。孕妇忌......
  • 拼音注音Cí Zhú别名甜慈、酒米慈、钓鱼慈、丛竹来源禾本科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以竹芯、竹叶、竹根(根状茎)入药。生境分布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味苦、甘,微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