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老年人夏季需警惕心源性猝死防病

    晨报讯(记者 刘墨非 通讯员 尹琳)继马季先生之后,6月23日傍晚,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先生也因心源性猝死在家中突然辞世。中日友好医院急诊专家昨天提醒市民,夏季是心脑血管病的多发季节,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老病根”的中老年人应该格外注意。

    据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曾庆介绍,猝死大体可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两类。其中心源性原因导致的猝死占绝数,一旦发生,存活机会甚低,是直接危及人类生命的一大杀手。

    夏季是老年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由于天气闷热,人体大量出汗、脱水,导致人体的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内分泌紊乱,有既往心脏病史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病的应提高警惕。

    曾庆副主任医师建议,有基础病的中老年人应减少户外出行,尽量避免在拥挤、空气流通性差的环境中活动,即使是在家里,也要注意空气流通,多喝水。同时,要保持情绪稳定,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以及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引起心肌突然缺血。特别提醒市民,如果老人要单独外出,身边要带一些必备药物,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以及能迅速联系到家人的电话号码,以应对各种突发意外病变。

    不仅体弱的老人容易出现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很多中年人甚至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有可能出现样的问题。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过去接诊的中青年突发性心脏病患者并不罕见。

    特别提醒

    抢救病人切忌盲目搬动

    曾庆指出,重视心源性猝死早期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治疗,部分病人的生命是可以挽救的。大约一半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以前发作过心绞痛或有过度疲劳感,典型症状是出现持续严重的心前区憋闷、疼痛,没有明显原因的气喘,突然不能平卧,脉搏过快、过慢或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出汗,四肢发冷等。简单而有效的救治方法是心肺复苏术,即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如能及时救治,部分患者可成功复苏。

    一旦有梗死前兆,家属不能忙于搬运,而应让病人就地安卧,不要翻身,不要让其说话和走动,不要摇晃病人。如患者身边有急救药物,应及时帮助其服用,并迅速拨打“120”,请求急救人员来处理。

更多中药材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刘某某,女,43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素有风湿性关节炎,每逢阴雨天气,全身关节活动受限,僵硬不舒,沉重无力。口黏,口干喜饮,二便正常。舌有齿痕,苔偏黄,脉弦细。辨证为寒湿之邪,瘀痹关节,治以散寒祛湿,活血......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五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用以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五种痞证。痞证是指患者胃脘部有痞闷不舒或有堵塞感的一种自觉症状,不仅可见于伤寒误下邪陷,亦可见于内科杂病、温热病等。仲景五泻心汤,首创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治疗大......
  •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指甲亢表现有急剧的致命性加重。这是甲亢少见的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甲亢危象常在未诊断或治疗不彻底的久病甲亢患者中发生,女性多见,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少见。特征为发热,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以及循环系统、中枢神......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某某,男,24岁。2007年10月28日初诊。患者经常咳嗽10余年,自觉腹中有寒气上涌而咳,痰少,痰质稀白,时有发灰,稍饮凉水便可引发咳嗽。纳可,喜热饮,腹部怕凉,大便不爽,曾服三仁汤无效。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数。辨......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山茱萸9克,山药15克,熟地黄15克,干姜3克,茯苓12克,牡丹皮6克,熟附片3克,生甘草30克(或生甘草皮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所创,系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之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