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六棱菊

    拼音注音Liù Lénɡ Jú别名

    百草王、六耳铃、四棱锋、六达草、六十瓣、四方艾、三面风

    来源

    为菊科臭灵丹属植物六棱菊Laggera alata (Roxb.)Sch.-Bip.,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根状茎粗短。茎直立,多分枝,4~6棱,棱上具有绿色翅状附属物,全株密生淡黄色柔毛及腺点,有特殊气味。叶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秋季开花,头状花序一至数个单歧聚伞状排列,花管状,紫色。瘦果有柔毛,冠毛白色。

    性味

    苦、辛,微温。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活血解毒。用于风湿关节炎,闭经,肾炎水肿;外用治痈疖肿毒,跌打损伤,烧烫伤,毒蛇咬伤,皮肤湿疹。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白侧耳拼音注音Bái Cè ěr别名白耳菜、叫天鸡(《贵州民间方药集》),光板、金苦板(《浙江中药资源名录》),苍耳七,金钱灯塔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白须草的带根全草。全年可采。......
  • 《中药大辞典》:白僵蚕拼音注音Bái Jiānɡ Cán别名僵蚕(《千金方》),天虫(《药材资料汇编》),僵虫(《河北药材》)。出处《本经》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收集病死的僵蚕,倒入石灰中拌匀,吸去水分,晒......
  • 《中药大辞典》:白克马叶拼音注音Bái Kè Mǎ Yè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安息香料植物垂珠花的叶。夏、秋采收。生境分布多生于山中阳坡杂林中。分布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原形态垂珠花,又名:白花......
  • 拼音注音Bái Bā Jiǎo Lián别名血丝金盆、鬼臼、九臼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贵州八角莲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ysosma majorensis(Gagnep.)Ying[Podophyllum majorense ......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兰花拼音注音Bái Lán Huā别名白玉兰、白缅花来源木兰科含笑花属植物白兰花Michelia alba DC.,以根、叶、花入药。夏秋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辛,微温。功能主治芳香化湿,利尿,止咳化痰。根:泌尿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