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宝宝降火 三豆汤+西瓜皮汤

    姚瑶刚满两岁,近几天老是不愿意喝水,晚上哭闹着就是不睡,大便也是两三天才有一次,小脸蛋憋得通红通红的。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这是宝宝“上火”的症状。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任榕娜介绍说,6、7月的天气冷热无常,若妈妈照看不周,不注意给孩子喂水,饮食单调或喂养不当,对脏腑和肌肤娇嫩、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的宝宝都会有很大影响。因为,宝宝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需要摄入的营养物质较多,高温、闷热、潮湿天气也会扰乱消化和排泄系统的正常运转。同时,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宝宝娇嫩的肌肤对外界气候变化的反应更比成年人要敏锐很多,由于天气炎热、潮湿,引起“上火”。

    “上火”虽然是民间的说法,但在临床上也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不少“火娃”由于上火后未及时治疗,引发了上呼吸道感染而咽喉肿痛、咳嗽等,还有因抵抗力下降而导致感冒、发烧、腮腺炎等病症。因此,如果宝宝有发烧、烦躁、嘴唇干裂、嗓子痛、腹泻等现象,父母应尽快将孩子送到正规医院就医。

    饮食方面,应少用牛奶喂养,孩子应当少吃膨化食物、干果类零食和油炸食品,以及过于油腻的食物和高油高糖的食品。较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多吃蔬菜、摄入食物纤维。哺乳期的妈妈要尽量减少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特别像辣椒、洋葱、大蒜等辛辣食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强,也会造成宝宝上火。此外,多喝开水对防治宝宝上火也很有帮助。专家特别推荐了三豆汤、西瓜皮汤这两道降火良方——

    三豆汤 绿豆、赤豆、黑豆各10克,煮熬成汤,即称三豆汤。三豆汤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冷却后,可连豆带汤一起服用。绿豆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赤豆性味甘酸,功效为清热利水、散血消肿,可辅治腹部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等,对夏天皮肤常发的疮疡肿疖等有较好的排毒消肿作用。黑豆性味甘寒、微苦,有解毒、散热、除烦的作用,可治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夏季头痛、鼻塞不通等症。

    西瓜皮汤 西瓜皮、花生油、盐、味精、香油各适量。将油烧到七成热后,放入西瓜皮丝翻炒,加水适量并加入调料,旺火滚沸4~6分钟,起锅前淋入少许湿淀粉,滴香油数滴即成。瓜皮清脆适口,汤中有瓜皮清香。能够清暑解热、止渴、利小便。治暑热烦渴、小便短少、水肿、口舌生疮。(吴志 李政)

更多中药材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刘某,女,32岁。2009年7月9日初诊。半月来,经常恶心,吐涎沫,经医院诊断为神经性呕吐,服中西药未果。观其精神萎顿,面黄,就诊中干呕连连。舌淡,苔白,六脉沉细。治以温中和胃,降逆止呕。立方半夏干姜散:半夏10克......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备,“开路药”已服,脾胃功能得调,即可服用膏方。服膏调养当要遵医服用,如果医嘱不详、服法不当,膏方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服用膏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服膏季节 一般来说,服用膏方多在冬至即“一九”开始,至“九九”结......
  • “邹润安论柴胡”作者为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王昆文。《本经》谓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在《伤寒杂病论》中,组成含柴胡的经方共9个,而且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小柴胡汤,四逆散,鳖甲煎......
  • 急性肝功能衰竭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或肝细胞内细胞器严重功能障碍,致短期内进展至肝性脑病的一种综合征。病情凶险,发病后12~24小时发生黄疸,2~4天后昏迷,并有出血倾向,见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氟烷麻醉中毒......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作好之后,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充分消化吸收是关键。对于脾功能不好的人,服用膏方前需要先服用运脾健胃的“开路药”,如一些经典处方六君子汤、平胃散、保和丸等,也可以先进行试探性调补,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而对于脾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