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三种看病的错误习惯要改改

    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崔玉艳 于艳秋

    习惯用药、点名开药、常常疑病,三种看病习惯在老年中很常见。

    习惯一:只开药不检查

    案例:

    “医生,给我开两礼拜的硝苯地平!”

    “我先给你量量血压。”

    “不用,在家天天量,就是血压有点高,这药都吃了几年了。”

    点评:这类习惯用药的患者约占门诊量的30%,数都是一些老年的慢性病患者,他们自认为久病成医,每次到医院就是为了例行地开药。

    病情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患者,有可能上个月医生开的药,这个月就需要调整,所以千万不要懒得做相关检查而习惯用药,这样不利于医生对病情的掌握,也不利于疾病的控制。

    习惯二:点名要“好药”

    案例:

    “给我开点XX吧,据说这个药不错,我看广告说它治慢性胃炎挺好。”

    点评:这类患者多为一些有文化、懂一点医学常识的老年患者,有时竟然把药品广告中的适应症硬往自己身上套,千方百计地要求医生多用“好药”、“贵药”、“新药”。

    对于慢性病来说,治疗不能太着急,最忌讳药还没用完一个疗程,就要求医生换药。患者可以问问医生自己是否适合某种药,得到医生的允许后才能服用,千万不能自行用药。

    习惯三:常怀疑自己患病

    案例:

    “我最近胸口发紧,是不是心脏出了问题?”

    “检查结果没发现什么问题啊!”

    “您再给我检查一下,肯定是没检查清楚。”

    点评:与一些不看医生的老年患者相反,这些患者经常跑医院,约占内科门诊病人的10%。他们较注重收集信息,常因感觉某个部位异常,就觉得患了严重疾病,往往对检查结果不满意,常跑医院,但经检查后,一般又没有什么器质性病变。

    这种情况属于疑病倾向,患者可能存在心理问题,不妨去看心理医生,这样对症治疗才有效。

更多中药材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要长期服用,膏方的包装储存直接影响膏方的疗效。如果膏方贮存不当,服膏时就会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为了使膏方在服用期间保质而充分发挥药力以达到调补的目的,膏方的存放方法至关重要。在膏方制作后,首先让其充分冷却,才可加......
  • 刘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1日《中国中医药报》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文,笔者认为,从养生学角度,强调扶正气的重要性是可以的,但是从《内经》原意来看,“正气存内”仅是“邪不可干”的基础之一。我们应当以《内经》天人合一的思想为......
  • 孙亚威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满某,女,22岁,送货员。9月12日初诊。主诉:左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不适,说话时自觉下唇变厚5天。患者曾于7岁时得过面瘫治愈。5天前送货下乡,夜归着凉,晨起刷牙漱口发觉口角漏水,遂来我科要求针灸治疗。查:左额纹消失......
  • 新生儿硬化病系新生儿指以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点,同时伴有体温不升,反应低下,拒乳,以及全身各系统功能低下或受到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新生儿期特有的一种严重疾病。病因主要与寒冷、感染、窒息,早产等多种病理因素有关。本病多发生于寒冷的冬......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炙黄芪20克,茯苓20克,木香15克,槟榔15克,干姜9克,焦白术20克,当归25克,砂仁18克,石斛20克,黄连9克,炙甘草9克,党参20克,炒杜仲15克,苏梗15克,青蒿15克,鹿茸9克,山药2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