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栏目导航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药材
中医药方
知识杂集
中医古籍
图注本草医方合编
图注脉诀辨真
图象水黄牛经合并大全2卷
太医院校注妇人良方大全
太极图说
太素脉诀
中医书籍
《古今医彻》
《古今医案按》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鉴》
《古今名医方论》
《古今名医汇粹》
知识杂集
中医巧妙认识生态人体--“升降出入”
肩颈疼,用风寒砂做热敷
中医古籍书名的文化内涵
饮食自倍先伤肠胃
中医学对古典文学的影响
文学艺术中的中医现象(下)
中医药方子
丁香脾积丸
丁香脾积圆
丁香膏
丁香芦荟丸
丁香茯苓汤
丁香茱萸汤
中药材
水湿柳叶菜
水火麻
水牛尾
水牛皮
水牛角
水牛角浓缩粉
查书籍
搜索
《濒湖脉学》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章节列表
李时珍著,明·嘉靖四十三年
序
浮(阳)
沉(阴)
迟(阴)
数(阳)
滑(阳中阴)
涩(阴)
虚(阴)
实(阳)
长(阳)
短(阴)
洪(阳)
微(阴)
紧(阳)
缓(阴)
芤(阳中阴)
弦(阳中阴)
革(阴)
牢(阴中阳)
濡(阴)
弱(阴)
散(阴)
细(阴)
伏(阴)
动(阳)
促(阳)
结(阴)
代(阴)
四言举要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