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夏枯草治病验方

    夏枯草,以夏季干枯而得名,又叫夏枯头、大头花、棒褪草。夏季花穗枯黄时,采集花穗或全草,晒干备用。现代研究证明,夏枯草花穗含夏枯草昔及花色苷;叶含金丝桃苷、芦丁;种子含脂肪油和解脂酶;全草含水溶性无机盐,包括氯化钾、氯化钠、硫酸钾及镁盐,又含挥发油。此外,尚含少量的生物碱和顺式、反式咖啡酸等。其煎剂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之作用,对痢疾杆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子宫及肠管有兴奋作用。因含有丰富的钾,所以又有利尿作用。

    中医认为,夏枯草性寒,味苦、辛,入肝胆二经,具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疠、乳痈、瘿瘤、高血压等。近年来,依据夏枯草之性味及现代药理研究,拓宽了它的临床应用范围。

    1.急性乳腺炎:鲜夏枯草60克,捣烂,布包绞汁,隔水炖服,每日两次,其渣加酒敷患处,每日换药一次。

    2.急性扁桃体炎:夏枯草30~60克,水煎两次,混合药液后一日内频频服完,服时徐徐咽下,以延长药液在咽部的滞留时间,使药直接作用于病灶处,有很好的作用。

    3.急慢性结膜炎:夏枯草12克,开水冲泡,澄清后,分3~4次洗眼。

    4.巩膜炎:夏枯草、野菊花各30克,水煎,分两次服,以愈为度。

    5.虹膜睫状体炎:夏枯草、醋炒香附各60克,甘草12克,共为细末,每服6克,日服两次,清茶送下。

    7.急慢性中耳炎:夏枯草30克,龙胆草15克,甘草6克,水煎,分两次服,连服7~15天。

    8.黄疸型肝炎:夏枯草、金钱草各30克,丹参15克,水煎,分3次服,连服7~15天。不愈者,继服7天。

    9.颈淋巴结核:夏枯草、银花、蒲公英各18克,浙贝母9克,水、酒各半煎服。

    10.失眠:夏枯草15克,半夏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10剂。

    11.甲状腺肿大:夏枯草、海藻各15克,昆布3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9克,日服两次,久服必验。

    12.痈疖肿痛:夏枯草、黄花地丁、紫花地丁各30克,水煎,分3次服,连服一周,即见著效。

    13.丹毒:夏枯草120克,煎汤熏洗患处,每日一次,连用5~7日。

    14.高血压:夏枯草24克,水煎,分3次服。

    15.肝火头痛:夏枯草30克,黄芩15克,水煎,分两次服,两剂即效。

    16.崩漏:夏枯草研末,每次服6克,米汤或黄酒送下,日服2~3次。

    17.百日咳:夏枯草15克,桑白皮10克,黄芩9克,地骨皮9克,枇杷叶10克,炒地龙9克,僵蚕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治小儿百日咳可获良效。(宋丽华)

更多中药材
  •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调节饮食,这是最不花钱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用药期间干锅烧烤,路边摊小吃,烟酒辛辣,通通需要忌口,平时啊,可以选择一些既清淡又有营养的容易消化的食物。第二,就是需要调节情志,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一些事情,让自......
  • 第一,我们胃痛,胃胀,两胁胀痛,嗳气,生气的时候加剧疼痛,与情绪相关的胃部症状,那么一般与肝气郁结,肝横逆犯胃它是有关系的,这个时候需要疏肝和胃来进行调理。第二,吐酸,夫酸者肝木之位,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盛,故为酸也。明代宫廷贤的论......
  • 今天就来和大家说一说归脾丸的其他的作用。归脾丸是中药著名的一个方剂,它的主要成分是党参、白术、黄芪、甘草、当归、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大枣等等的组成,它的作用是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所以它主要治疗的是心脾两虚,和脾不血,主治心慌、......
  •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古方,用来解决脾虚脾湿、脾寒、脾积以及肝郁克脾等等的问题。这个古方其实就是实皮散,它是由槟榔、茯苓、白术等等组成的,可以健脾利水,解决脾虚脾湿的问题。其中呢,槟榔破积,降气行滞,作用于胃和大肠经,并且有降气行水的作用。茯......
  • 那么痰湿体质的人身体有什么特征呢?第一:腹部松软,赘肉比较明显。第二:舌苔厚,容易口干口苦。第三:皮肤出油比较多,容易出汗。第四:倦怠多思,少言懒动。大家发现有上述这些典型的特征以后,或许暗示你也存在着水湿之气比较重的问题,建议要及时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