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活血化瘀治汗证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陈某,女,47岁。2009年6月12日初诊。每日午夜12点过后则大汗如洗,衣被尽湿。待天明则汗出减缓,夜夜如此,伴头晕乏力,心慌短气失眠。诸医皆云:神经衰弱。每日服药盈握,病情难以控制。中医诊为阳虚,予桂附、真武之类,或益气参脉之品,皆无效。观其体弱消瘦,舌淡,苔灰白,脉沉涩。腹部胀满,双下肢轻度浮肿。思此患者久服温阳补气之品效不佳,又加之心慌短气,汗出每于夜间发作,实乃气虚血瘀之象。治以活血化瘀,益气止汗,以图振奋气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5克,生地15克,桃仁12克,红花9克,赤芍9克,枳壳6克,川芎6克,桔梗6克,川牛膝10克,乌贼骨12克,龙骨12克,牡蛎12克,麻黄根9克,浮小麦30克,甘草5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

    药后自感精神好转,夜间汗出明显减少,每晚可入睡3~5小时,饮食增加。虑及患者体虚,故治以益气固表,更方以玉屏风散加减:黄芪30克,焦白术15克,防风5克,龙骨12克,牡蛎12克,麻黄根10克,炒白芍12克,乌梅12克,山萸肉12克,海螵蛸12克,甘草5克。5剂,每日1剂,水煎服。药后汗出停止,病已告愈。瞩其加强锻炼,体渐康复。

    按:汗出一症,医者多从自汗、盗汗辨治,然临证之时,症状庞杂,难以施法。此例患者每于夜间汗出量多,又服温阳益气敛汗之剂无效。多年来,余每见夜间发病者,多重治血理念,投以活血化瘀之品而取效,说明气血贵在流通,气血畅达则百病无忧。本例汗证以血府逐瘀汤加敛汗之品而收效,进一步说明活血化瘀可振奋人体机能。

更多中药材
  • 我们今天呢给大家呢简单的来说一下。那么第一个肺火,肺呢是为娇脏,既怕寒又怕热。受寒之后,寒气入里就会化热。就是我们讲的肺火,有咳嗽呀、痰黄这些表现,感冒加重之后浑身发热,然后灼伤肺经,会出现什么呢?就刚才说的那种肺火,甚至如果重的话,咳痰有......
  • 大家好,脑梗呢是我们现在比较多发的一个病,发作之后症状轻的还好,症状重的呢整个的影响都比较大。而且它还有一个什么问题呢?非常容易反复的发作。那么它反复发作呢就是有几个表现常见的啊,一个是四肢麻木。从中医讲它是一个血瘀的表现。当它这个血液运行......
  • 大家好,我们常说气虚,血虚,气血不足。那么今天呢跟大家说一下,解释一下,气虚和血虚都是什么样的,中间关系是什么。那么气虚是我们非常常见的。因为最开始吧,首先出现的往往是气虚,像劳累受寒之后,那这个气就不足了,就风吹一下特别凉了之后伤气,特别......
  • 大家好,今天呢给大家说一下关于阴虚和阳虚的区别的问题。那么首先从症状区分来讲,阴阳其实它是代表寒热。我们讲说阴虚则热,阳虚则寒。当阳气不足的时候,就会出现形寒肢冷。怕冷的情况。就有人讲说我气虚也冷,阳虚比气虚要重,它也有气虚的这些表现,特别......
  • 大家好,春天犯咳嗽的患者很多。那么这个咳嗽呢,虽然都是一样的咳,但是呢病因和病机不一样,治疗和调理的方式也不一样。我们看一下啊,关于咳嗽来说啊,就是我们讲越简单的症状啊,从中医来讲它越复杂。因为什么呢?研究的特别透,分型分得特别细。这么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