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芋叶

    《中药大辞典》:芋叶拼音注音Yù Yè别名

    芋荷(《医林纂要》),芋苗(《青囊杂纂》)。

    出处

    《日华子本草》

    来源

    天南星科植物,7~8月采取。

    原形态

    详"芋头"条。

    性味

    辛,凉。

    ①《日华子本草》:"冷,无毒。"

    ②《纲目》:"辛,冷,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平。"

    功能主治

    止泻,敛汗,消肿毒。治泄泻,自汗,盗汗,痈疽肿毒。

    ①《日华子本草》:"除烦止泻,疗妊孕心烦迷闷,胎动不安;又盐研敷蛇虫咬并痈肿毒,及罯敷毒箭。"

    ②《纲目》:"汁,涂蜘蛛伤。"

    ③《医林纂要》:"敛自汗、盗汗。"

    ④《本草求真》:"治痘疮溃烂成疮。"

    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水和脾,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复方

    ①治黄水疮:芋苗晒干,烧存性研搽。(《青囊杂纂》)

    ②治蜂螫,蜘蛛咬伤:芋叶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芋叶拼音注音Yù Yè别名

    芋荷、芋苗、青皮叶、独皮叶

    英文名Leaf of Dasheen出处

    出自《日华子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天南星植物芽的叶片。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ocasia esculenta (L.) Schott

    采收和储藏:7-8月采心,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我国南方及华北各地均有栽培。

    原形态

    芋,湿生草本。根茎卵形,常生多数小球茎,褐色,具纤毛。叶基生,2-3枚或更多,叶柄肉质,长20-90cm,绿色,基部呈鞘状;叶片卵状广椭圆形,长20-50cm,质厚,盾状着生,先端短而锐尖,基部耳形,耳片钝头,全缘,呈波状。花序柄常单生,短于叶柄;佛焰苞长短不一,一般为长20cm左右;管部绿色,长约4cm,粗2.2cm,长卵形;檐部披针形或椭圆形,长约17cm,展开成舟状,边缘内郑,淡黄色至绿白色;肉穗花序长约10cm,短于佛焰苞;雌花序位于下部,长3-3.5cm,中性花序位于中部,长3-3.3cm,雄花序位于上部,长4-4.5cm,先端骤狭,附属器钻形,长约1cm。期期2-8月。

    化学成分

    叶含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主要是β-胡萝卜素(β-carotene),少量α-胡萝卜素,还含脂类成分,有单半乳糖基二甘油酯(monogalactosyl diglyceride),二半乳糖基二甘油酯(digalactosyl diglycericde),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还含亚麻酸(linolen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叶柄含蹄纹天竺素-3-葡萄糖甙(pelargonidin-3-glucoside),矢加菊素-3-葡萄糖甙(cyanidin-3-glucoside)。

    归经

    肺;心;脾经

    性味

    味辛;甘;性平

    功能主治

    止泻;敛汗;消肿;解毒。主泄泻;自汗;盗汗;痈疽肿毒;黄水疮;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汁涂或捣敷。

    各家论述

    1.《日华子本草》:除烦止泻,疗妊孕心烦迷闷,胎动不安;又盐研敷蛇虫咬并痈肿毒。

    2.《纲目》:汁,涂蜘蛛伤。

    3.《医林纂要》:敛自汗、盗汗。

    4.《本草求真》:治痘疮溃烂成疮。

    5.《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水和脾,消肿。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国药典》:冰片拼音注音Bīnɡ Piàn别名合成龙脑、梅片、艾粉、结片英文名BORNEOLUM SYNTHETICUM来源分机制冰片与艾片两类。机制冰片以松节油、樟脑等为原料经化学方法合成的龙脑;艾片为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大风艾的鲜叶经蒸气......
  • 《全国中草药汇编》:冰球子别名山慈姑、山兰来源兰科冰球子Oreorchis patens (Lindl.) Lindl.,以假鳞茎入药。生境分布四川。性味甘、辛,寒。有小毒。注意本品有毒,多作外用。功能主治解毒行瘀,杀虫消痈。主治痈疽疮肿,......
  • 《中药大辞典》:冰糖拼音注音Bīnɡ Tánɡ出处《纲目》来源为白沙糖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归经入脾、肺二经。性味味甘,性平,无毒。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嗽,化痰涎.(性味以下出《本草再新》)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含化或入......
  • 拼音注音Bīnɡ Tánɡ Cǎo别名土甘草、四时茶、米碎草来源玄参科野甘草属植物野甘草Scoparia dulci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疏风止痒。用于感冒发热,肺热咳嗽,肠炎,细菌......
  • 拼音注音Bī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赖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ynus secalinus (Gcorgi)Tzvel.[Triticum secalinum Georgi; Aneurolepidium d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