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田螺厣

    《中药大辞典》:田螺厣拼音注音Tián Luó Yǎn出处

    《本草求原》

    来源

    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爆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田螺"条。

    功能主治

    《本草求原》:"煅存性,去目翳。"

    用法用量

    外用:煅存性研极细末点眼。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田螺厣拼音注音Tián Luó Yǎn别名

    中国圆田螺

    英文名river snail operculum出处

    出自《本草求原》。

    来源

    药材基源: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螺和中华圆田螺的厣。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Gray)2.C.cathayensis(Heude)

    采收和储藏:田螺放沸水中烫死,取厣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活于水草茂盛的湖泊、水库、河沟、池塘及水田内,常以宽大的足部在水库及水草上爬行。以多汁水生植物的叶及藻类为主要食料。

    2.生活于池塘、湖泊、水田及缓流的小溪内。

    资源分布:1.本种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2.分布于河北、山东、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原形态

    1.中国圆田螺,贝壳大,外形呈圆锥形,其高度大于壳口高度。壳顶尖。体螺层膨大。贝壳表面光滑无肋,具有细密面明显的生长线,有时在体螺层上形成褶襞。壳面黄褐色或绿褐色。壳口呈卵圆形,上方有一锐角,周缘具有黑色框边,外唇简单,内唇上方贴覆于体螺翅上,部分或全部遮盖脐孔。脐孔呈缝状。厣角质,为一黄褐色卵圆形薄片,具有明显的同心圆的生长纹,厣核位于内唇中央处。

    2.中华圆田螺,贝壳大,呈卵圆形,壳质薄而坚实。壳高50mm,宽40mm。螺层6-7层,各层表面膨大,螺层在宽度上增长迅速,螺旋部较短而宽;体螺层特别别膨大;壳顶尖锐,缝合线深。壳面呈绿褐色或黄褐色。壳口为卵圆形,周缘经常具有黑色的框边。外唇简单内唇肥厚,遮盖脐孔。脐孔呈缝状。

    性状

    性状鉴别,厣为卵圆形薄片,表面黄褐色,有环纹,角质,坚韧;不易折断。气微,味甘、咸。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去翳明目。主目翳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极细末,点眼。

    各家论述

    《本草求原》:煅存性,去目翳。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àn Bǎ Sǎn别名搜山虎、虎爪搜山虎、箐鸡尾、野蕨菜来源蕨类水龙骨科扇蕨属植物扇蕨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 (Baker)Christ,以根状茎入药。四季可采,去毛,晒干。性味甘、微苦、涩,凉......
  •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拉子别名见风干来源榛科鹅耳枥属植物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 Blume.,以果穗入药。秋季采,晒干。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健胃消食。用于胸腹胀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用法用量3~5钱。备注(1)华鹅耳枥......
  • 拼音注音Bàn Zhī Lián别名松叶牡丹(《植物学大辞典》),金丝杜鹃(《中国植物图鉴》),佛甲草、打砍不死、万年草(《南宁市药物志》)。出处《江西民间草药》来源为马齿苋科植物大花马齿苋的全草。6~9月采取。生境分布各地均有栽培。原形态......
  •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春莲拼音注音Bàn Chūn Lián别名半层莲、野苞芦来源兰科蜻蜓兰属植物小花蜻蜓兰Tulotis ussuriensis (Reg. et Macck) Hara,以根入药。春夏采收,洗净鲜用。性味辛、苦,凉。功能......
  •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枝莲拼音注音Bàn Zhī Lián别名并头草、狭叶韩信草、牙刷草、四方马兰英文名HERBA SCUTELLARIAE BARBATAE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on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