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云南三七种植发生三大变化

    已有400多年种植历史的云南文山三七,近年出现三大变化:一家一户零星分散种植转向大户种植;过去普遍种植转向最适宜地区种植;传统粗放种植转向优质无公害的规范化(GAP)种植,逐步形成了科学化、规模化、区域化的优质三七生产格局。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三七原产地和主产区,种植三七历史悠久。但是过去都是一家一户的农民零星分散种植,各家的种植技术、管理水平不同,种植的三七不仅产量不高,而且质量相差悬殊。1993年以后,文山州委、州政府积极引导三七种植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三七种植由零星小户向有经营头脑、精通种植技术、有资金保障和管理能力的种植大户转移,逐步形成了三七种植规模化。这使得三七平均亩产得到大幅度提高,从零星分散种植的亩产不到50公斤提高到现在平均亩产1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达到250公斤以上。三七质量也有较大提高。

    三七适宜于冬暖夏凉的气候,不耐严寒和酷热,喜半阴和潮湿的生态环境。

    文山州委、州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科技人员对全自治州的气候、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调查和研究,选择了文山、马关、砚山三个最适宜种植三位的县发展三七种植。2000年底,全州种植三七5.37万亩,三个县就种植5.19万亩,占全州种植面积的96%以上;三个县三七产量133.05多万公斤,占全州产量的97.97%。

    根腐病是三七生产中危害最大的病害,传统种植大量施用农药,造成三七污染,使出口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文山州发展三七无公害种植,按照《中药材生产质易管理规范》(GAP)种植。2000年全州三七无公害种植面积5800亩,占种植面积的10.8%。2001年无公害三七种植面积11,167亩,占全州三七种植面积的20.68%。今年种植三七5.1万亩,其中优质无公害三七栽培面积达2万亩,占三七种植面积的39%。

更多中药材
  • 今天跟大家讲一个临床也比较常见的一个案例吧,也是我们在消化科比较常见的一个症状,这个病人呢,来看病的时候,这是一个63岁的一个男性,他来找我看病的时候,他说他主要症状就是夜尿多,之所以到我们消化科来呢,就是他除了夜尿多之外,这个腹胀症状还要......
  • 这个患者是男性, 50多岁,他来以后啊,就说医生,我这个胃啊非常难受,从他表情上也看得出是比较痛苦的,首先是他面色红,那么问诊他呢?也就是说胃疼,胃胀,就感觉胃里像有火一样,火烧火燎的,甚至胸部后啊也有这个烧灼感,看他的舌象啊,也能看出来口......
  • 大家好,我是中医马医生,在脾胃病,可我们常常说一句话就是脾胃不好百病生,今天呢,我就通过这三个方子,中医三个经典的方子跟大家来讲一讲,强调一下这个脾胃这个后天之本的,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注意的,怎么去保养,建议大家点赞收藏,以免市民太多找......
  • 人饿的原因啊,是因为我们血液里面的血糖浓度减少,进而人体的体内的一些正常的生理反应,那么人就会感到饥饿,正常的情况下,人应该补充食物,如果这个时候不及时补充食物,人就会感到越来越饿,就好比车没油了,我们需要去加油才能开车,同样道理,胃里没有......
  • 这是一个46岁的女性患者,她来的时候啊,主要症状就是这个,偏瘦,身体还特别困窘,每天觉得昏昏沉沉的,然后自己感觉呢,身体就是特别发凉,然后乏力,还容易紧张啊,入睡难,多梦,头昏昏蒙蒙的啊。眼睛他自己感觉是有点肿,但是不是明显浮肿那一类。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