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风湿,脉浮,先伤湿而后伤风也。其证肢体肿痛,不能转侧,额上微汗,恶寒不欲去衣,大便难,小便利,热至日晡西而剧,治法但微解肌。若正发汗,则风去湿在,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解肌用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白术防己黄 汤。不呕不渴,脉浮虚者,桂枝附子汤。湿多身痛,小便自利,甘草附子汤。烦渴,小便不利,五苓散。外不热,内不渴,小便自利,术附汤。缓弱昏迷,腹满身重,自汗失音,下利不禁,白通汤加白术,去甘草。身肿痛,微喘恶风,杏仁汤、人参败毒散通用。热而烦渴者,小柴胡加栝蒌。若误下之,小便必不利,可五苓散。
中湿,小便不利,大便自利,甘草附子汤、五苓散。大小便皆利,则与术附汤。身体痛,或鼻塞,小建中汤加黄 。
(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风湿,脉浮,先伤湿而后伤风也。其证肢体肿痛,不能转侧,额上微汗,恶寒不欲去衣,大便难,小便利,热至日晡西而剧,治法但微解肌。若正发汗,则风去湿在,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解肌用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白术防己黄 汤。不呕不渴,脉浮虚者,桂枝附子汤。湿多身痛,小便自利,甘草附子汤。烦渴,小便不利,五苓散。外不热,内不渴,小便自利,术附汤。缓弱昏迷,腹满身重,自汗失音,下利不禁,白通汤加白术,去甘草。身肿痛,微喘恶风,杏仁汤、人参败毒散通用。热而烦渴者,小柴胡加栝蒌。若误下之,小便必不利,可五苓散。
中湿,小便不利,大便自利,甘草附子汤、五苓散。大小便皆利,则与术附汤。身体痛,或鼻塞,小建中汤加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