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禹余粮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禹余粮丸处方

    禹余粮 乌贼骨 吴茱萸 桂心 蜀椒各75克 当归 白术 细辛 干地黄 人参 芍药 芎藭 前胡各38克 干姜90克 矾石8克 白薇 紫菀 黄芩各23克 蟅虫30克

    制法

    上十九味,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妇人产后积冷坚癣。

    用法用量

    空腹时用酒送下20丸,一日二次。无效则加量。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四《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禹余粮丸别名

    紫石英丸(《普济本事方》卷十)。

    处方

    禹余粮30~60克(烧,醋淬七遍)龙骨30克 紫石英30克(细研,水飞过)人参15克(去芦头)桂心15克 川乌头15克(炮裂,去皮、脐)泽泻30克 桑寄生30克 川椒30克(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石斛30克(去根,锉)当归30克(锉,微炒)杜仲30克(去皱皮,炙微黄,锉)肉苁蓉30克(酒浸一宿,微锉,去皱皮,炙干)远志15克(去心)五味子15克 牡蛎30克(烧为粉)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

    上药捣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妇人崩漏不止,面色萎黄,肢体消瘦。

    用法用量

    晚饭前以热酒下2~3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重订严氏济生方》:禹余粮丸处方

    禹余粮石(煅)赤石脂(煅)龙骨 荜茇 诃子(面裹煨)干姜(炮)肉豆蔻(面裹煨)附子(炮)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温胃散寒,涩肠止泻。治肠胃虚寒,滑泄不禁。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更多中药材
  • 别名八仙膏处方龙骨1钱,赤石脂1钱,儿茶1钱,血竭1钱,没药1钱,乳香1钱,轻粉5分或1钱,冰片2分。功能主治诸疮。用法用量八仙膏(《种福堂方》卷三)。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 处方①熏洗方:五味5钱,朴消5钱,枳壳5钱,白芷5钱,陈皮5钱,细辛5钱,黄柏5钱,水杨柳根5钱,黄连5钱。②败毒散:当归1钱,芍药1钱,川芎1钱,甘草1钱,木鳖子1钱,山栀1钱,连翘1钱,熟地1钱,防风1钱,金银花1钱,荆芥1钱,陈皮1钱......
  • 《回春》卷三:八仙膏别名八汁汤处方生藕汁1盏,生姜汁1盏,梨汁1盏,萝卜汁1盏,甘蔗汁1盏,白果汁1盏,竹沥1盏,蜂蜜1盏。功能主治噎食。用法用量八汁汤(《医学从众录》卷五)。《东医宝鉴·杂病篇》无甘蔗汁,以砂糖代之。摘录《回春》卷三《外科......
  • 《串雅外编》卷三:八仙茶处方杜仲4两(麸皮炒断丝),菟丝子(2两酒浸,制如常)5钱,木鳖子(去油皮)10个,甘草2两(去皮,蜜炙),广木香1两(不见火),小茴香5钱,母丁香大者10个,附子1个(用荞麦面1撮,包煨,良久去面),沉香8钱,诃子......
  • 处方白花藕粉、白茯苓、白扁豆(炒)、莲肉、川贝母、山药、白蜜各等分,人乳(另入)。功能主治保养,滋胃保元。主一切杂症虚劳。用法用量滚水冲,不拘时食。摘录《仙拈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