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诸般鱼骨及竹木刺入喉中,清水一碗,用浓墨笔写癸水化为龙行在上,一气饮之。倘若不下如法再服一次,未有不下者。
又法∶立西向东,右手捏剑诀,左手捏三山诀,捧水一杯,以剑诀书符于水面上,令患者吞其符水,其骨自化。
图pyfxb20.bmp 又,符水法∶用净水一碗,立西向东,左手托碗,右手捏诀如前,口中念咒语,空书符于水面上,饮之神效。
图pyfxb21.bmp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诸般鱼骨及竹木刺入喉中,清水一碗,用浓墨笔写癸水化为龙行在上,一气饮之。倘若不下如法再服一次,未有不下者。
又法∶立西向东,右手捏剑诀,左手捏三山诀,捧水一杯,以剑诀书符于水面上,令患者吞其符水,其骨自化。
图pyfxb20.bmp 又,符水法∶用净水一碗,立西向东,左手托碗,右手捏诀如前,口中念咒语,空书符于水面上,饮之神效。
图pyfxb21.b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