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树立科学的用药观念——李连达教授谈中药的不良反应

    树立科学的用药观念

    ——专家谈中药的不良反应

    2003年11月04日

    目前,中国有半数以上的人口接受中医的治疗,许多人都使用过中药,但人们对中药却存在两种误解。一种认为中药是安全无毒的;第二种认为,既然中药是安全无毒的,就不能出现一点毒害。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的李连达教授长期从事中医的基础研究,他说,正因为存在着这两种观念,中药一旦出现毒副反应,人们就大惊小怪。特别是在国外,有些人甚至不怀好意,他们往往抓住中药出现的一点点毒性,借题发挥,大肆宣传,对中药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李连达教授强调,人们应该对中药不良反应树立科学正确的观念。

    近些年,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但这种上升趋势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李连达教授介绍,中药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大,使用人群的增加,使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也相应增大了。而且,随着人们对药品不良反应认识以及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中药不良反应的检出率也在不断提高。过去很多人吃中药发生了不良反应,但又对此缺乏认识,以为是原发病的症状,而没有想到中药的问题。

    一些中医大夫也认为中药绝对安全,不会发生不良反应,因此,临床漏诊率较高。另外,假冒伪劣药品的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增加,中药中农药残留,重金属、霉菌毒素等含量过高,中药安全性的研究、监测、管理不够等诸多因素都增加了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李连达教授经常参与药品的评价工作,在评价过程中他发现,一些商家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严重违反科学原则,只想在其药品说明书上写好听的,刻意回避毒副反应、禁忌症及警示性内容,很多企业甚至只想在说明书上写一句话:“本品没有不良反应”。他说,这样做会极大地误导消费者。

    由于中药在制剂成分、使用方法等方面与西药存在着许多区别,因此,与西药相比,中药不良反应具有其特殊性。针对这种特殊性,李连达教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首先就要正确认识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科学宣传,防止误导;同时应防止夸大中药毒性,造成谈中药色变,不敢使用中药的局面。国家还应加强中药的研究、管理、监测工作,并制定有关中药材和中药制剂的国家安全性质量标准。特别是对国内外影响较大的中药中毒事件,应该立项进行专题研究。例如,比利时、日本、东南亚报道的一些中药中毒问题,应研究清楚是中药本身的问题,还是其他药物的问题,是品种产地问题,还是不合利用药产生的恶果;其中毒的药物成分,是中药材中含有的,还是外源性污染,或是再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物质等;这些中毒事件,中药是主要的中毒因素,还是其他因素中毒而与中药偶合,等等。

    总的来说,中药是相对安全的。李连达教授说,实际上,现在中药的质量是越来越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过去低。他希望全社会加大对中药的科学性宣传,让老百姓更好地认识中药,更安全地使用中药。

更多中药材
  • 小儿惊厥是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导常放电所致,为儿科常见症。一般以1~5岁小儿为多见。临床表现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痉挛性或强直性、限局性抽搐,发作时间过久,可因缺氧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中医学称之为“惊风”,由于发病有急有缓,证候表现......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决明子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归肝、肾、大肠经。功能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神农本草经》将决明子列为上品,谓其“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通、泪。服益精光,轻身”。《日华子本草》言其“助肝气,益精;用水为......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
  • 郭俊田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失瘖有虚实之分。《景岳全书》曰:“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症在标,因窍闭而瘖也,虚者其症在本,因精气内夺而瘖也。”《张氏医通》曰:“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实证 实证......
  •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辨证分型”,中医界又有争论,反对意见认为,“辨证分型”会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有违辨证论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对“辨证分型”的误识。“辨证分型”对中医贡献巨大,不容否定。是对疾病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