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如何防治麦粒肿

    人的眼睑处有两种腺体,在睫毛根部的叫皮脂腺,其开口于毛囊;另一种靠近结合膜面埋在睑板里的叫睑板腺,开口于睑缘。细菌可通过开口处进入腺体而引起炎症。麦粒肿就是这两种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发生在皮脂腺的炎症,称为外睑腺炎(外麦粒肿);发生在睑板腺的炎症则为内睑腺炎(内麦粒肿)。

    外麦粒肿的症状:外麦粒肿俗称针眼,又称睑缘疖,为葡萄球菌感染所致。患者自觉眼睑胀痛或眨眼时疼痛,尤其发生在眦角者疼痛更明显。初期眼睑局限性红肿,如炎症严重也可是上睑或下睑弥漫性红肿,指触有硬结及压痛。发生在眦角者常伴有球结膜水肿。轻者经治疗或未治疗而自行消退,或3~5天后硬结变软化脓,脓头在睫毛根部,破溃排脓后红肿、疼痛逐渐消退。致病菌毒力强者或全身抵抗力弱者,可以发展成为睑蜂窝织炎,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重者常伴有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

    外麦粒肿的治疗:早期用超短波治疗或局部热敷,促使浸润、硬结吸收,或促进化脓;局部滴抗生素眼药水及涂眼药膏;对患侧行耳尖放血治疗(放血大约30滴)。如已出现脓头,在皮肤消毒后切开排脓,切口应平行于睑缘,以免损伤眼轮匝肌,痊愈后瘢痕不明显。如脓腔大未能排净脓液,应放入橡皮引流条,每日换药,更换引流条至无脓时始取出,1~2天后伤口即可愈合。局部炎症重者或伴有淋巴结肿大者应全身使用磺胺制剂或抗生素,口服或肌肉注射,必要时静脉滴注。顽固反复发作者,可作脓液培养,结合药敏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或做转移因子注射,每次2mg,每周2次,5周为一疗程,可调节免疫功能。

    内麦粒肿的症状:内麦粒肿为睑板腺急性化脓性炎症或睑板腺囊肿继发感染,多为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出现眼睑红肿,疼痛。由于炎症为致密的睑板腺为组织所包绕,红肿一般较外睑腺炎轻,但疼痛却较之为重,相应的睑结膜面充血明显。数日后化脓,脓点出现在睑结膜面,并从该处自行穿破,向结膜囊内排脓。也有从睑板腺开口处排脓者。

    内麦粒肿的治疗:内麦粒肿的治疗大致同外麦粒肿。

    在麦粒肿的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不吃刺激食物,多喝水并保持大便通畅。注意睑腺炎未成熟或已破溃出脓切忌挤压,以免感染扩散,引起蜂窝织炎,海绵窦血栓等严重并发症。

    如何预防麦粒肿?

    由于麦粒肿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所以,首先要注意眼部卫生,不可用脏手揉眼,尤其对于儿童;其次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再次还要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不与他人合用化妆品等。

更多中药材
  • 张男。脉象浮紧,重按细滞,舌苔糙白,口干饮多,脘闷不舒,二便均少,寒热头痛,遍体酸疼,是太阳之经,为风寒所束缚,阳明之腑,有湿浊之蕴蓄也,当用表里两解之。川羌活一钱,防风一钱,紫苏一钱,陈枳壳一钱,广皮一钱,赤茯苓四钱,焙黄菊钱半,丝瓜络二......
  • 郭世岳 河南省滑县中医院侍诊国医大师路志正,总结其调理脾胃法的特点如下。调理脾胃注重升降调畅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以升为主,胃以降为和。脾升胃降,纳运正常,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化生气血,充养机体以为后天之本。脾胃升降失和,化源不足则......
  • 郭晓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毒性心肌炎通常以心悸,心前区痛,心胸憋闷,面色苍白,气短不足以息,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与中医多种疾病相关。在中医古代医籍中虽无专门记载,但有与本病相似症状的描述。如《黄帝内经》中即有“心惕惕如人将捕之”......
  • 笔者在临床中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某些血管性皮肤病,获效较好。基本方丹参30克,当归10~12克,赤芍10~15克,红花6~10克,牛膝10~15克,桃仁10~12克。亦可据不同病变随症加味,水煎服,每日一剂。案例过敏性紫癜:刘某,女,19岁。......
  •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也属此范围。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