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油松节

    别名

    松节、黄松木节、油松节、松郎头。

    英文名

    Pini Lignum Nodi

    药用部位

    松科植物油松Pinus tabulac formis Carr.或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的干燥瘤状节或分枝节。

    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株高25米。一生年枝淡褐色或淡灰黄色,无毛。冬芽红褐色,有树脂。叶2针一束,粗硬,长10~15厘米。树脂道5~8或更多。叶鞘初为淡褐色,后变成黑褐色,宿存,球果卵球形,长4~9厘米,熟后开裂,可在树上宿存数年不落。种鳞的鳞盾肥厚,呈扁菱形或菱状多角形,横脊明显,鳞脊凸起,有短尖头。种子卵形或长卵形,连翅长1.5~1.8厘米。花期4~5月,球果次年9~10月成熟。

    生境分布

    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分布于淮河流域及长江流域各省以及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锯取后阴干。

    性状

    呈扁圆节段状或不规则的块状,长短粗细不一。外表面黄棕色、灰棕色或红棕色,有时带有棕色至黑棕色油斑,或有残存的栓皮。质坚硬。横截面木部淡棕色,心材色稍深,可见明显的年轮环纹,显油性;髓部小,淡黄棕色。纵断面具纵直或扭曲纹理。有松节油香气,味微苦辛。

    性味归经

    性温,味苦、辛。归肝经、肾经。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煎汤内服,或浸酒、醋等,外用适量,浸酒涂擦。用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转筋挛急,跌打伤痛。

    药理作用

    可增加胃肠血流量,具有抗癌作用。体外有抗单纯性疱疹病毒的活性。对银环蛇毒中毒有保护作用。

    化学成分

    油松、马尾松的松节主要含纤维素,木质素,少量挥发油(松节油)和树脂。挥发油含α-和β-蒎烯)约90%以上。另含少量的樟烯、二戊烯等,还含油脂。油松的松节还含熊果酸,异海松酸。

    注意

    阴虚血燥者慎用。

    相关药方

    ①治风湿性关节炎:松节18克,桑枝30克,木瓜9克。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②治扭伤、跌打损伤(皮肤未伤者):松节适量,劈成细块,白酒浸半月,外擦患处。(《四川中药志》1982年)

    ③治牙齿历蠹,齿根黯黑:以松节烧灰揩之。(《圣惠方》)

    ④治水田皮炎:松节、艾叶各适量,制成松艾酒。涂擦患处。(《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⑤治翻胃:松节锉碎,酒煎服之。(《百一选方》)

    摘录

    其他

    摘录其他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橙子拼音注音Chénɡ Zi别名橙(《上林赋》),黄橙(张籍),金橙(苏轼),金球、鹄壳(《纲目》)。出处《食性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香橙的果实。10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生境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
  • 《中药大辞典》:橙子核拼音注音Chénɡ Zi Hé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芸香种植物香橙的种子。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蛋白质,以及苦味成分黄柏内酯和闹米林。功能主治治疝气,淋病,腰痛。①《纲目》:“面鼾粉刺,湿研,夜上涂之。“②《本草求原》......
  • 《中药大辞典》:橙子皮拼音注音Chénɡ Zi Pí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香橙的果皮。化学成分果皮含橙皮甙、挥发油、果胶、胡萝卜素等。挥发油中主要为牻牛儿醛、柠檬烯等;还分离到大牻牛儿烯B、大牻牛儿烯D和双环大牻牛儿烯。性味苫辛,......
  • 《中药大辞典》:橙皮拼音注音Chénɡ Pí别名黄果皮、理陈皮(《滇南本草》)。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甜橙的果皮。冬季或春初,收集剥下的果皮,晒干或烘干。性状完整果皮呈瓣状,略似陈皮,但较厚实,厚者可达2~3毫米。外表金黄色,粗......
  • 拼音注音Chénɡ ěr别名黄木耳来源药材基源:为银耳科真菌橙耳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emella cinnabarina(Mont.)Pa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洗净,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树倒木的树皮上。资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