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热寂而死笑评中医大腕系列之三

    中医大腕系列之三

    中医热寂而死

    近几年来,中医届大腕们或研讨或议案给中医学下了一个定义,中医是人文科学,或是以人文科学构建起来的自然科学。继而给7版教材定调子,在文科中招生,增加文科课程,成立人文专业或系。

    中医大腕定义: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中医学有别于医学,不属于自然科学,中医学原理和中医学基础理论属于人文科学范畴。他们没有说清楚,我也没有理解明白。岂不知医学原理与医学基础理论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医学是与自然科学并行的一门科学,既不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也不完全属于人文科学范畴。

    他们引用《素问·著至教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来说明中医学的人文科学属性。不知天文学是人文科学,还是地理学是人文科学?

    提倡孔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把当时影响极微根本不属于中医的“气一元论”这一“宋明理学”,堂而皇之地塞进中医教材之中。岂不知“宋明理学”的落后性与反动性不但扼杀了中国的科学萌芽,对中医也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正是中医强调人文科学,忽视自然科学,才造成中医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理论上没有多大进步,主要是经验的积累。

    研究人文科学使用的是表象思维、形象思维方式,恰恰与中医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较高的要求相反。“水不涵木”,机械地套用“象”,而不究其医理、药理,正是这种表象思维造就了六味地黄丸滥用于成年人养生。“水不涵木”就是表象思维也是及其表浅与经不起推敲的。

    假设人文科学是中医学中最为让他们自豪的精微物质,属阴,那么,该不该有一阳来与之对立统一?挂在嘴边的“独阴不生、孤阳不长”,也不知道说给谁听的。阴乃“熵”也,是无序状态的表达,这些大腕们眼中的中医博大精深,不过是杂乱无章罢了。真正的博大精深,他们也是道不出一个然与所以然的。中医学欠缺的就是自然科学,理应增加理科课程,在理工科中招收研究生,只有依靠自然科学才能最终揭示中医学科学原理,继而发展中医。发达国家医学教育的模式不但中国的西医理应照搬,中医也应该借鉴,即取得理工学士学位作为医学与哲学博士的预科。

    这些大腕们在中医届掀起人文科学浪潮,只能说明两点,一是,他们根本不通中医之理;二是,若他们通中医之理,就是别有用心。不管是哪一点,中医的命运只有一个。假如中医学只在人文科学的范畴内不断地发展壮大,这个阴精“熵”就会更加无序,最终不得不热寂而死。

    参考文献(均来自互联网):

    1、弘扬中医人文精神重视人文科学教育 张厚奎

    2、我们拿什么拯救你--中医 新 颖

    3、对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思考 健康中国论坛

    4、中医还有药可医吗?郝光明

    5、《中医基础理论》7版教材

更多中药材
  • 其实并不是这样,中医有一部经典《黄帝内经》,它所谈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人体的五脏六腑有问题,有疾病,它都有可能引发咳嗽的症状,不单单是肺脏的问题才引起咳嗽。那么在临床的工作当中,我跟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有很多患者......
  • 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已经83岁高龄了。说起这位患者她真的是我的一位铁杆粉丝,因为在近两三年,她每年都要好几次来找到我进行口服中药来调理身体,现在她状态非常不错,每天都能够生活自理,活动,锻炼都非常的自如。当时这位老者来找到我的时候,表现......
  • 当时她就告诉我说,最近一段时间我只要一活动大劲儿了,我就是有的时候胃疼,疼一阵就过去了,有的时候表现出来牙疼,疼一阵也过去了。通常是前胸有一些疼痛的感觉,闷痛的感觉,上不来气儿,然后一会儿也过去了。这个地方疼的时候,家里就告诉我说,你这有可......
  • 他来找到我的时候,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重度的乏力,整个人特别没有精神头,我躺那儿或者是我坐那一会儿我就能睡着,什么事儿都不想干。再有就是消化系统的症状也是非常的典型,就是胃胀,有的时候会是胃疼,反酸,烧心,打饱嗝,感觉口干口苦,口里边有异味儿......
  • 我们中医概括为这种叫里急后重,然后,吃东西也不容易消化,总感觉容易打嗝,口里边总是有这种酸腐的气味。舌体胖大,边有齿痕,但是颜色是淡暗的,苔黄白而腻,脉沉缓无力。就是这样一位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这一段时间病情比较重,那么今天我通过这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