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五倍子有“五止”之功

    五倍子是一味收敛药,中医认为其功在“五止”,即止汗、止咳、止血、止痢、止脱。

    止汗:多作外用。自汗盗汗,取五倍子30克,研为细末,每晚睡前,取3~10克,用凉开水调成糊状,敷于脐中,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重症每晚可敷两次,一般1~3次即可生效。对肺结核病之盗汗,也同样有疗效。此方为“独圣散”。

    止咳:中医有敛肺止咳之说。肺虚气逆兼挟虚火之证者,取五倍子9克,五味子10克,水煎,于黄昏前服用。此方善治每到黄昏咳嗽不止,其病机属虚火上浮于肺,而五倍子、五味子能敛降虚火而咳止。

    止血:五倍子主要成分有鞣酸,含量可达60%~70%,还含有没食子酸、脂肪、树脂及蜡质等,其主要药理作用有收敛性作用。取五倍子6克,水煎至100毫升,口服,分3次服用,每日一剂,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有明显疗效。

    止痢:五倍子有涩肠收敛作用。取五倍子一个,研为细末,加入少量面粉、适量水,做成小丸,纳入脐中,胶布固定,主治小儿腹泻、大便清水。

    止脱:五倍子有涩肠固脫之功。取五倍子30克,水煎至500毫升,先熏患处,待水温适宜时用毛巾蘸药液洗患处,每日3次,每次15分钟,3天一剂,10天为一个疗程。对直肠脱垂属中气下陷者,症见直肠脱出,咳嗽用力、走路即脱出,效果良好。(贾佩琰)

更多中药材
  • 中医认为,人的足部有许多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的穴位,同时足底也是脏腑的重要反射区,再者脚为精气之根,所以用温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调理脏腑,平衡阴阳,对于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失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痰湿的人都是肥胖,而且湿气比较重,特别容易出现困倦、疲乏、浮肿的表现,这种体质人都考虑健脾祛湿。痰热是偏于出现热的表现,有的患者会出现咳嗽、咳黄痰、胸闷气喘、大便秘结、小便黄的症状,而且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这种体质人就要考虑清热化痰了。......
  • 其实腿抽筋与缺钙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完全相对等啊,缺钙会导致腿抽筋,但是如果过渡劳累,比如我们平常不爬山,突然爬山了,然后夜晚回来以后就发酸,腿抽筋,肌肉抽筋,肌肉痉挛,这不是缺钙引起,而是肌肉疲劳引起的,所以这个腿抽筋不完全是缺钙引起的,......
  • 吃完饭就要上厕所,大便不成型,跟脾胃虚弱以及肾阳不足有关。中医讲,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虚弱就不能收那水谷和运化精微,导致胃肠传导失常,或者因为肾阳不足,脾失温煦,导致运化失常,就会出现消化不良,吃完饭就要上厕所,同时还伴有大便不成形的现......
  • 中医认为,脾主四肢,主肌肉,运动四肢就是健运脾胃,所以饭后走一走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刚吃饱饭,胃内食物量增加,胃处于充盈状态,此时走一走会增加胃的负担,对健康反而不利。所以最好吃饱饭后先休息20到30分钟,再出门散步。快转发给你身边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