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针刺解除痛经

    脐针疗法:把脐看做表盘,以脐蕊为中心,12点为上方,6点为下方,9点为患者右侧(即肝侧),3点为患者左侧。行针顺序:一看、二摸、三揉、四扎。治疗顺序:先取6点位、再取12点位,两针针柄相连并用医用胶布固定,即心肾相交,打通任脉。根据病情加1点半或3点位,留针30分钟。采用一次性1寸毫针,以脐蕊为中心,向相应的脐壁横刺,进针深度0.1~0.5寸。

    董氏奇穴:用左门金右火主,或是左火主右门金。火主在第一趾缝和第二趾缝下1.5寸,门金在第二与第三趾缝下1寸。此种刺法见效最快,针入痛止,但患者痛感强烈。

    腕踝针疗法:针刺取下。根据患者状况针具可采用16、18、20号静脉留置针,进针时针体与皮肤呈15~25度角刺入,针沿皮下推进,要求无酸麻胀痛的感觉,进针深度在25~30毫米之间,进针完毕后,拔出针芯,然后用纸胶带固定针座,留针24小时。进针时要用力适中,透皮速度要快,略达肌层即可,然后仔细轻轻提拉,使针身离开肌层,退于皮下,确保针尖在浅筋膜层后放倒针身,沿皮下向前推进,可见皮肤呈线状隆起,感觉空松软滑易进,患者无酸麻胀痛感。留针期间勿弄湿针刺局部,防止感染。此种刺法患者感觉无痛或微痛,带针期间学习、工作、生活不受影响。

更多中药材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五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用以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五种痞证。痞证是指患者胃脘部有痞闷不舒或有堵塞感的一种自觉症状,不仅可见于伤寒误下邪陷,亦可见于内科杂病、温热病等。仲景五泻心汤,首创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治疗大......
  •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指甲亢表现有急剧的致命性加重。这是甲亢少见的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甲亢危象常在未诊断或治疗不彻底的久病甲亢患者中发生,女性多见,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少见。特征为发热,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以及循环系统、中枢神......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某某,男,24岁。2007年10月28日初诊。患者经常咳嗽10余年,自觉腹中有寒气上涌而咳,痰少,痰质稀白,时有发灰,稍饮凉水便可引发咳嗽。纳可,喜热饮,腹部怕凉,大便不爽,曾服三仁汤无效。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数。辨......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山茱萸9克,山药15克,熟地黄15克,干姜3克,茯苓12克,牡丹皮6克,熟附片3克,生甘草30克(或生甘草皮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所创,系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之常用......
  • 马建国 马龙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李某,女,68岁。半月前颈部、腹部、双上肢、腰部、双小腿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发痒,自行用雄黄酒、红花油外搽。两小时后局部皮肤潮红,并逐渐扩展蔓延至头皮、颜面、躯干、四肢,呈现出大片状弥漫性红色皮损,上覆细薄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