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螃蟹甲

    《全国中草药汇编》:螃蟹甲拼音注音Pánɡ Xiè Jiǎ别名

    露木、露木尔

    来源

    唇形科糙苏属植物螃蟹甲Phlomis younghusbandii Mukerjee,以块根入药。9~10月地上部分枯萎时,挖取块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镇咳化痰,清热凉血。用于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并治久疮不愈。

    用法用量

    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螃蟹甲拼音注音Pánɡ Xiè Jiǎ别名

    露木尔(藏名)

    出处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螃蟹甲块根。9~10月挖取块根,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干燥的山坡、田野。分布西藏。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全株被硬粗毛。根粗壮,分枝,侧根局部膨大呈圆球形块根,褐黄色。基生叶丛生,具紫褐色长柄,叶片长圆形;茎生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卵形,先端钝,基部楔形或心形,边缘有圆锯齿,上面暗绿色,下面绿色。轮伞花序多花;花萼筒状,萼齿5;花冠2唇形,淡紫色,上唇边缘齿状。小坚果。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清热,镇咳化痰。治感冒咳嗽,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螃蟹甲拼音注音Pánɡ Xiè Jiǎ别名

    藏糙苏

    英文名Root of Younghusband Jerusalemsage出处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科植物螃蟹甲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omis younghusbandii Mukerjee [P. kawaguchii Murata ]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300-4600m的干燥山坡、灌丛及田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醛康巴宗。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70cm。主根粗壮,分枝,侧根局部膨大成球形块根,淡黄褐色,直径1.5-2.5cm。茎直立,四棱形,被星状短毛。基生叶多数;叶柄长2-5cm;叶片披针状长圆形或狭长圆形,长5-9cm,宽2-3.5cm,先端钝或近圆形,基部心形,边缘具圆齿。茎生叶对生,较基生叶小;叶柄长0.4-1.3cm,叶片卵状长圆形至长圆形,上面均被星状糙硬毛及腺柔毛。萼管状,长9-10mm,外面密被星状柔毛及腺柔毛,萼齿5,先端具小刺尖;花冠淡紫红色长约1.5cm,唇形,上唇边缘齿状,外面被柔毛,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倒心形,先端微凹,侧裂片卵圆形;雄蕊4;前对较长,后对花丝印在毛环上,具钩状附属物;雌蕊子房2;合生,花柱单一,柱头不等的2裂。小坚果卵状三棱形,先端被颗粒状毛。花期7月,果期8月。

    性状

    性状鉴别 块根呈不规则球形或长椭圆形,长3-8cm,直径1-3cm。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纵皱纹或明显抽沟;两端略突起成尖,有细根及根痕;质轻脆,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甜。

    以个大、饱满、质较实者为佳。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止咳化痰;生肌敛疮。主风热感冒;咳嗽痰多;疮疡久溃不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降丹拼音注音Bái Jiànɡ Dān来源学名:Hydrangyrum Chloratum Compositum。由汞与其它药物加工制成。注意有毒。不供内服。功能主治杀虫。外治痈疽发背一切疔毒。用法用量2~6厘。备注原......
  • 拼音注音Bái Yǐnɡ Tái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白颖苔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ex rigescens(Franch.)V.Krecz.[C.stenophylla Wahlb.var.rigescens Fr......
  • 拼音注音Bái Fàn Shù别名鱼眼木、鹊饭树来源大戟科白饭树属植物白饭树Fluggea virosa (Roxb. ex Willd.)Baill.[F. microcarpa Bl.],以全株入药。随用随采,多鲜用。性味苦、微涩,凉。......
  • 拼音注音Bái Fàn Shù Yè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白饭树的枝叶。生境分布生于溪旁、路边、灌木丛中。分布广西、湖南,贵州,广东、台湾等地。原形态白饭树(《生草药性备要》),又名:金柑藤,鱼骨菜,白鱼眼、鱼眼木、白火炭、白......
  • 《中药大辞典》:白饭树根拼音注音Bái Fàn Shù Gēn别名薏米蕴(《岭南采药录》),鱼眼报(《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大戟料植物白饭树的根,随时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饭树叶“条。化学成分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