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1.2.3月疾病特点不同

    医疗研究和临床实践早已证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常常与天气条件及其变化有关。以冬春为例,1~3月的天气特征不同,常发的疾病也不一样。

    一月份天气寒冷,常常是年最低气温的出现时段,同时由于北方冷空气势力强大,空气干燥,雨雪较少,我国大部分地区呈现出持续“晴冷”的态势,因而月最需要预防的是流行性脊髓膜炎(即“流脑”)。据观察,在一些人口密集、交通方便、医疗水平一般的城镇,每隔3~5年会发生一次流脑小流行,8~10年发生一次大流行。近年来,随着流脑疫苗的普遍应用,流脑的发病有了明显下降,但其危害还并没有彻底消除,尤其2岁以下的儿童,如果没有接种疫苗,则在寒冷的一月,很容易感染流脑。当然,一月份也是风湿病、心脑血管病、肺气肿以及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季节,有这些病史的及其家属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月份气温缓慢回升,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常常交汇并静止,云系较多,常有偏北大风,我国许多地区一年中的降雪日数以二月份最多。一月和二月是春节所在的时段,因而不可忽视肠胃疾病。节日期间饮食要有所节制,不可暴饮暴食,以避免胃扩张、肠炎、急性胰腺炎等病的发生。同时,二月份又是甲肝的高发时段,饮食要注意卫生,不吃不洁不熟食物(尤其是半生不熟的水产品)。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以及疾病恢复期的人来说,二月份要特别注意休息和保暖,不可过分地沉迷于娱乐之中,室外活动也要尽可能减少。家庭取暖要掌握“适度”的原则,注意室内的空气卫生,同时要增大室内湿度,以减轻面部和嘴唇的不适。小孩要预防呼吸道疾病,尽可能避免去商场、电影院等人多的场所。

    三月份是一年中冷暖空气最活跃的月份之一,天气以“多变”为特征,气温忽高忽低,降水时有时无。近几年,随着世界范围的气候异常,我国许多地方“春寒”和“倒春寒”天气的发生几率也大大提高。这一时段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腮腺炎、猩红热、风疹、水痘时常流行。因此,小学、幼儿园尤其要做好儿童的集体预防工作。由于天气“乍暖还寒”,因而在三月份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非常高。事实上,每一次“乍暖还寒”,几乎都伴随着大风、降水或气压的变化,这些气象变化对心脑血管病患者都是非常不利的。美国海洋大气局曾在一份关于天气和健康的报告中指出:“在天气由晴转雨(雪)、气压由高转低、风力由小变大的转换期内,心脑血管病的发作频率明显提高,危重病人常常在凄风苦雨中与世长辞。”

更多中药材
  • 提到白芥子,可能大家都没有什么印象,平时都没怎么接触过,其实它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能治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疾病,比如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等等;它还叫做辣菜子,在四川、安徽、河南、山东比较多;那么白芥子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功效呢?白芥子外敷......
  • 有一种汤,是大众非常喜爱的养生汤,它是由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三种中药熬制而成的,它们各自都有不同的功效,共同熬制成汤,功效更是可以增强;具有降气消食、温化痰饮之功的方剂,用于老人中虚喘嗽,痰壅气滞之症,这种汤就是三子养生汤;那紫苏子莱菔子......
  • 关节炎这种疾病在中老年人身上是常见病,当然有很多劳动力比较重的青年朋友们也出现了关节炎疾病,关节炎的种类有很多,类风湿性的关节炎就是高发的一种,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关节炎,对于患者的伤害都比较大,也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到底白芥子与花椒的功......
  • 面瘫是最近这些年高发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在冬季,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注意保暖,可能因为天气寒冷,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就导致了面瘫的病发,面瘫的中医治疗办法还是非常多的,比如针灸就是其中的一种,另外中药材天南星也有治疗面瘫的效果,那么究竟天南星的......
  • 哮喘这种疾病我们都知道,如果哮喘发作的话,很有可能会伤害到患者的生命,所以大家也不要小看了这种疾病,在古代的时候出现了哮喘,人们只能依靠中医的办法来进行治疗,所以在逐步的摸索中,中医也发现了很多治疗哮喘的药物,比如款冬花,那么中药款冬花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