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宝宝秋季护理小策略

    一、感冒

    ·秋季气候多变,同时经过夏季,人体消耗较大,免疫力下降,病毒乘虚而入,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呼吸道疾病。

    ·医疗气象学家研究证实,感冒与气象要素的变化值关系最大。进入秋季,各地的气温日较差都很大,午后的对流天气,以及大范围的冷空气活动,都会造成气温的骤降。这种气温的骤降,就是秋季感冒的主要诱因。

    预防

    ·天气由暖变冷,不要急于给孩子添加衣服,因为加上后就不好减掉了,只能是越加越多。最好的办法是:您与孩子穿一样厚薄的衣服,您静坐时不感到冷,孩子就不会冷。要知道,孩子虽没有大人耐寒,但他始终是在运动状态。即使是睡着了,也不要盖得太多。

    ·天气由冷变暖,也不能急于给孩子减衣服,可根据父母自身感受,比自己稍晚几天减衣服,如果您没有因为减掉衣服而感到冷,再给孩子减也不迟,但要比大人少减一件单衣。

    ·掌握“春捂秋冻”原则,再根据当天的天气预报、气温变化、您自己的感觉,有计划地给孩子增减衣服。不要随心所欲,想给孩子穿什么就穿什么,更不能听孩子的。

    ·有些父母,惟恐孩子冻着,天气一凉,就不让出屋。孩子呼吸道长期不接受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锻炼,等到春暖花开时节,或接触了感冒病人后,因对病原菌抵抗力差,很容易患病。

    二、秋季腹泻

    一说到秋季保健,秋季腹泻不能不说,它是一种好发于秋季的感染性肠炎,绝大多数患儿是因为感染了轮状病毒后才发病的。此外,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使不治疗,多数病孩在一周左右也会自然止泻。

    好发年龄

    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

    症状

    ·在出现腹泻前,患儿常常有1-2天发热、咳嗽和流涕,接着出现水样喷射而出的腹泻,一天拉10多次,严重的拉30-40次;

    ·拉出的大便很像蛋花汤,稀水中飘浮着片片白色;

    ·小儿口渴,但喝水后很快又拉出来。

    后果

    ·当患儿严重吐泻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周到的医治和护理,一旦患儿出现大量脱水便可导致严重后果;

    ·个别患儿可因合并脑炎、肠出血、肠套叠等而危及生命。

    预防

    父母对此应有足够重视。注意观察小儿有无脱水,可根据小儿神情、皮肤干燥情况、口唇干燥程度、眼窝是否凹陷、尿量多少、是否想喝水、哭时有无眼泪等方面来看。

    治疗

    治疗秋季腹泻时,如果父母在做好饮食喂养和口服补液,通常不会发生问题。症状较轻的患儿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补液盐,这种配方不仅可以补充液体,而且还有补充肌体丢失的电解质和碱性物质的作用。一般用法是从医院取回口服补液盐后,按医生嘱咐加入一定量的温水,并在指定的时间内喝完,只要小孩不呕吐,可纠正轻、中度脱水。症状较为严重的患儿则应进行静脉补液。

    日常护理

    ·如果患儿有食欲,就应该继续喂养,母乳喂养的孩子仍哺母乳;

    ·人工喂养的孩子,应吃去乳糖的奶粉,或1/2稀释牛奶;已添加辅食的孩子可吃稀粥或面条。

更多中药材
  •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笔者从事临床30余年,发现儿科以脾胃病为多,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症最为常见,笔者常用以下方药治疗。厌食 小儿厌食当以调和脾胃为先,笔者常用理脾汤治疗:苍术3克,陈皮3克,厚朴3克,神曲6克,焦山楂6克,炒麦芽6克,鸡......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刘某某,女,43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素有风湿性关节炎,每逢阴雨天气,全身关节活动受限,僵硬不舒,沉重无力。口黏,口干喜饮,二便正常。舌有齿痕,苔偏黄,脉弦细。辨证为寒湿之邪,瘀痹关节,治以散寒祛湿,活血......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五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用以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五种痞证。痞证是指患者胃脘部有痞闷不舒或有堵塞感的一种自觉症状,不仅可见于伤寒误下邪陷,亦可见于内科杂病、温热病等。仲景五泻心汤,首创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治疗大......
  •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指甲亢表现有急剧的致命性加重。这是甲亢少见的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甲亢危象常在未诊断或治疗不彻底的久病甲亢患者中发生,女性多见,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少见。特征为发热,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以及循环系统、中枢神......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某某,男,24岁。2007年10月28日初诊。患者经常咳嗽10余年,自觉腹中有寒气上涌而咳,痰少,痰质稀白,时有发灰,稍饮凉水便可引发咳嗽。纳可,喜热饮,腹部怕凉,大便不爽,曾服三仁汤无效。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数。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