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哮喘真的可以根治吗?

    据统计,我国目前至少有2000万名哮喘患者,由于很少使用预防性疗法,大多数患者的哮喘症状日益严重,一部分哮喘患者由于治疗不力而面临生命危险。

    研究已证实,采用规范治疗,80%的哮喘患者可以达到完全控制或良好控制,得到“临床治愈”。

    哮喘控制目标

    全球哮喘防治倡议中定义的哮喘控制目标为:

    1.最少的(理想是无症状)哮喘症状,包括夜间症状;

    2.最少的哮喘发作;

    3.无急诊就医;

    4.需用最少量的(或不用)β2受体激动剂;

    5.无活动受限,包括运动;

    6.最大呼气流速昼夜变异率<20%;

    7.最少的(或无)药物副作用。

    我国现状:多数哮喘患者低估了自己的病情!

    目前我国哮喘控制水平远远低于上述目标。据亚太地区哮喘现状研究报告显示,在我国北京、广州、上海三个大城市,多数哮喘患者低估了自己的病情。

    统计显示,43%的患者有睡眠障碍,其中27%的患者1周内至少有1次因哮喘而影响睡眠;22%的患者因哮喘误工,49%的患儿因哮喘误学;33%的患者因哮喘加重去过急诊,15%的患者曾住院治疗。过去4周内68%的患者在进行体力活动时出现哮喘症状,其中45%患者活动受限;58%的患者选择职业受到影响;84%的患者不知道预防性治疗是哮喘防治的关键所在,哮喘的气道炎症可以通过吸入激素得到治疗或控制。仅6%的患者使用过吸入激素治疗;42%的患者从未做过肺功能检查;仅15%的患者得到医生制定的长期治疗计划。

    哮喘治疗应规范化个体化

    如何才能有效的控制哮喘?应该从哮喘治疗的规范化个体化入手。

    一、根据病因治疗

    根据引起哮喘发作的两个直接病因,哮喘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即控制气道炎症和解除支气管痉挛。

    二、坚持长期治疗和观测

    由于哮喘病具有长期性、反复发作性和部分可逆性等特点,因此通常需要坚持长期的抗炎治疗,长期进行病情监测和评价。

    三、医患配合成立哮喘联盟

    哮喘病情随时变化的特点决定了管理哮喘的大部分日常工作需要患者和家属的主动参与,需要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密切配合,哮喘联盟成立的意义可见一斑。

    四、个体化治疗是关键

    不同的哮喘患者、不同的病情严重程度,其症状和体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一位患者在不同的时期,其症状和体征也会不同,因此,每一位患者都不能使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治疗方案,而应根据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即阶梯式治疗方案也就是个体化治疗,使用尽可能少的药物达到理想控制哮喘的目的。

    吸入治疗是治疗哮喘的最佳给药途径

    吸入式哮喘药主要包括以β受体激动剂为主的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传统药物治疗是打针吃药,但由于哮喘的病变部位在支气管,如果药物不能输送到这些位置,就无法发挥作用。

    市场上的吸入式哮喘药多种多样,患者应明确不同药物的作用以及适应症。支气管舒张剂分为长效和短效,其中短效是临时缓解症状,长效是长期控制疾病,如果和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能治疗中、重度哮喘。

    β受体激动剂是支气管舒张剂的一种,也可分长效和短效,服用长效类药物时起效很慢。糖皮质激素是长期、规律使用的药物,一般起效在1周左右,必须长期维持治疗,以3到6个月为一个周期进行一次评价。如果病情得到控制,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

    吸入药物的制剂差别也比较大,包括普通吸入剂和干粉吸入剂等。其中,干粉吸入剂比普通吸入剂要好。因为前者更容易操作,病人能较好地配合,药物在气道中的沉积量相应要多些。

    老年人、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使用吸入式哮喘药,如β受体激动剂时,必须注意药量要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

    不少老百姓以为,经常用吸入式哮喘药会成瘾。林江涛教授认为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为何有不少病人使用吸入式哮喘药无效?林江涛教授认为关键在于病人没有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有统计数据显示,通过看说明书自学使用吸入装置的患者,其正确使用率不到10%。而经过医生培训的哮喘病人,正确使用率达80%。由于方法掌握不对,很多病人用药后没效果,还以为是药物疗效不好。甚至有的患者重复使用,最后导致过量。医生和护士应指导病人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并嘱咐其多练习、模仿,直到真正掌握为止。

更多中药材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五苓散出《伤寒论》,原书将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多做散剂吞服,每服3~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小儿可根据体重、病情等控制剂量,但一般不宜过轻。贵......
  •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李某某,男,36岁。2010年5月20日初诊。耳鸣,耳聋2周,伴头晕目糊,口苦咽干,五心烦热,易怒,舌苔黄腻,脉细数。此乃肝肾阴虚,肝胆火盛,热扰清窍所致,治疗宜清少阳郁热,滋阴镇下并用。处方......
  • 李蒙 湖北中医药大学笔者跟随戴天木教授坐诊,深有感触,现摘录其用经方时方合用成功治愈颈淋巴结结核一例,以飨同道。王某,女,61岁,2010年5月4日初诊。自述右颈至锁骨上肿胀不适一月余。一月前发现右颈至锁骨上有一串珠样肿块,约5cm×3cm......
  • 梁晓春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学对糖尿病(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消渴”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理论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消渴病的准确定义出自《古今录验方》;辨证论治形成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三消分治始于唐宋......
  •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