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乌梅丸治久痢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

    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可缓解。

    追述病史:15年前曾患“急性菌痢”,病后调养不当,嗣后稍食油腻或剩菜剩饭,则腹痛腹泻发作。两年前因同类症状曾住院半月,运用灌肠法,结肠炎常规治疗好转后出院。刻见:神萎少华,消瘦,口淡乏味,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不能多食肥甘厚味,时时腹痛欲便。大便常规查见少量红、白细胞,X线片提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治宜温阳健脾,涩肠止泻,扶正祛邪。方用乌梅丸加味,药用乌梅炭20克,黄柏10克,炮姜15克,黄连10克,附片15克(先煎30分钟),人参10克,焦白术15,当归10克,肉桂5克,花椒3克,灶心土250克。

    煎法:用灶心土加水1000毫升,煎上药取汁500毫升,分3次温服,每日一剂,7天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燥辣,少食油腻滑肠之品。一疗程后,精神转佳,腹痛腹泻缓解,能食少量荤菜。继以上方去当归加淮山药20克,再服一疗程。三诊时体重有所增加,上述症状明显缓解,嘱其以上方药共研细末为丸,每服6~9克,每日服3次,淡盐水冲服,连服2~3月以善其后,并加强饮食卫生,忌食生冷燥辣,肥甘厚味。两年后随访,腹痛腹泻偶有发生,如上方治疗即愈。

    慢性结肠炎分溃疡性结肠炎和结核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慢性疾病,中医学属“久泻”、“久痢”范畴。多因饮食不节(不洁)、外感寒湿或湿热而发,致病久脾虚,运化失职,清浊相混,合走肠间而泻。久病伤阴,累及脾肾,终致阴阳俱虚,寒热错杂,正虚邪实,故腹泻反复发作。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篇》,张仲景专为“蛔厥”症而设,并主久痢。笔者运用本方加灶心土温阳健脾,涩肠止泻。腹痛甚者加花椒20粒,玄胡索15克;腹泻甚者去当归,加地榆炭30克,葛根20克;久痢久泻者加诃子12克,罂粟壳10克;伴肛脱者加黄芪30克,升麻10克。乌梅丸治疗久泻,久痢,慢性结肠炎,配方精当,灵活运用,随病情变化或汤或丸,嘱其加强饮食调养,用之每获良效。

更多中药材
  • 生三七是三七直接洗净切片晒干的三七,熟三七是生三七经过炒、蒸、炸等等的加工才能够得到。生三七偏于化瘀止血,消肿定痛。熟三七偏于滋补补气补血,止血化瘀的力量它就差一点,如果想用来补气血,同时又需要活血化瘀,那么就可以用熟三七,如果仅仅需要止痛......
  • 人参有以下功效一:大补元气,像我们平时气虚同时感觉有点身体发冷的人呢,可以用人参煲汤喝就可以。二:复脉固脱,特别适用于气阴两虚的人。三:生津养血,人参既能够补气,同时呢还能够生津,像我们胃阴不足的人,一定要加入人参,同时人参能通过补气来生血......
  • 藏红花至明代传入中国,记载在李时珍《本草纲目》被列为药用,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那藏红花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对于月经量少、月经延后、经期腰酸腹痛、血块多、面色暗淡、脸上斑点比较多的女性尤为合适。那它到底怎么用呢?取四到六根泡水当茶叶,可以反复冲......
  • 有些疾病适合在夏天治疗,因为夏天阳气比较旺盛,人体也与四时相应,人体的阳气也被激发出来,在这个时节适合有一些冬天易发的疾病,在这个时候治疗。第一个就是咳喘类疾病,很多病人一到入冬或者入秋的时候,就出现肺气的一些症状,比如说咳嗽,喘促,甚至哮......
  • 糖尿病在我们中医把它叫做消渴,本质上来讲这是以阴虚为主的一系列并发症,那么有肺阴虚,胃阴虚,肾阴虚等等,那么总的来说是以气阴两虚为主的这么一系列的症状表现。那有些病人服用了很多降糖药,或者已经开始扎胰岛素了,但是这个血糖始终呢降得不是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