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经方时方合用治愈颈淋巴结结核

    李蒙 湖北中医药大学

    笔者跟随戴天木教授坐诊,深有感触,现摘录其用经方时方合用成功治愈颈淋巴结结核一例,以飨同道。

    王某,女,61岁,2010年5月4日初诊。自述右颈至锁骨上肿胀不适一月余。一月前发现右颈至锁骨上有一串珠样肿块,约5cm×3cm大小,肿胀不适,伴右胁肋隐痛,喉痒干咳,口干苦,后颈部时汗出,平素盗汗,动则多汗,乏力气短;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4月在肿瘤医院做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确认为多发性颈淋巴结结核。曾用西药抗结核治疗,未见显效,反而使血白细胞下降至2.3×109/L。西医诊断:多发性颈淋巴结结核。中医诊断:瘰疬,证属肝郁化火伤阴,火热炼液为痰,上结于颈,治以疏肝解郁,养阴清热,化痰散结,方以小柴胡汤、四逆散合生脉散、消瘰丸加减。处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太子参15克,白芍15克,枳实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浙贝母20克,玄参15克,生牡蛎30克,夏枯草30克,全蝎6克,蜈蚣2条,山慈菇10克,制鳖甲10克。患处胀痛,加玄胡、三七;咽痒痛加木蝴蝶、桔梗、甘草;咽干口渴加天花粉、百合;咽部灼热,咳吐黏痰加蝉蜕、连翘、僵蚕。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服药3月余,结核渐小,变软,乃至患处平整,无任何不适,它症亦除。CT示右侧颈淋巴结结核已基本消失。复查血白细胞亦转正常。后改水泛丸,坚持服用,以巩固疗效。

    按:患者右颈结核肿胀伴胁痛,咽痒,干咳,口干苦,自汗盗汗,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戴天木老师认为,足少阳胆经循于人体两侧,而肝胆互为表里,肝失疏泄,郁而化火,炼液为痰,痰热交阻,循经上结于颈部,故颈侧有串珠样肿块;足厥阴肝经挟胁肋,肝经不畅,故右胁隐痛;肝火反侮肺金则喉痒干咳;郁火伤阴则口干;胆火内郁故口苦;阴虚内热则盗汗;阴虚及气,气虚不固则自汗;苔薄黄,脉弦细为郁热伤阴之象。治用经方小柴胡汤、四逆散合时方生脉散、消瘰丸加减。方中柴胡、黄芩清解少阳郁热;白芍养肝缓急止痛;枳实行肝气利肝用;太子参、五味子、麦冬合为生脉散益气养阴,恰和气阴两虚之证;玄参滋阴降火,与浙贝、牡蛎相配而为消瘰丸,善治阴虚痰凝之瘰疬,最切病机;全蝎、蜈蚣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夏枯草、山慈菇清热散结;制鳖甲滋阴清热,软坚散结。诸药合用,标本兼顾,使热清痰化,结散郁开,气复阴生,则瘰疬自消,诸症皆除。

更多中药材
  •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首方剂,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的参苓白术散。这种方子所主治的病症就是中焦脾胃气虚。因运化水液功能降低,水湿内停太严重而出现的脾虚湿盛之泄泻,对于这样的病症,临床表现会有什么?患者所描述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这个病......
  • 说到这个病因,它引起的原因比较多,比如说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还有我们说的酗酒和一些药物的因素,都可以使胃粘膜表面反复的受损,因为这样的反复受损,久而久之导致了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胃酸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减弱出现的一系列临床......
  • 逍遥丸它的功效是疏肝解郁,养血健脾,它所治疗的病症是肝郁血虚脾弱之症,那说到这儿了,我们之前也讲过逍遥丸,我们逍遥丸的时候告诉大家了,这个方子所治疗的病症是情志不遂,肝气郁滞,因为肝是藏血之脏,出现了肝血亏虚,那么肝气郁滞日久,肝和脾的功能......
  • 那么我再仔细问问,患者提到了她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同时还有心慌气短,那么这个女性患者的面色是一个萎黄的,唇色是一个色淡的,脉象沉细弱,舌淡苔白。从这样的这种描述来看,患者是以失眠为主诉来就诊的,我们肯定要从心来入手了,但是我们还要看看原因所......
  •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患者男,41岁,自述大便长期不成形,不敢吃油腻的东西,一吃油腻的东西就拉肚子,那么有时候大便还有不消化的食物,自己说这种情况已经有三年多了,期间也服用过一些药物,总是时好时坏,最近一段时间呢,患者因为工作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