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文化的再认识

    世界上绝没有第二种医术能跟中医相提并论的。中医几千年来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一种文化的“层次”了,而且,中医文化是无比博大精深的。

    我想,用“文化”这词来形容一种事物,可以说是对事物其所负载的内容的一个十分肯定。当然,我们绝不能否定“中医”,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那么,中医“文化”包涵的内容有什么呢?医德,这是我首先想到的,如果一种事物不是造福于人类,那么它首先就不配谈得上是“文化”;其次,是功效,如果“中医”不是有奇特的功效,救人于苦痛之中,相信也不会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再有,便是它自身发展所产生的诸多美妙的传说,如果一种事物缺少了“传说”的内容,那么文化的内涵就简单得多了。

    今天,看了这本《中医趣谈》,觉得很有意思,感觉是长了许多见识!对于一个关心中国文化的读者或是关心中医文化的读者来说,《中医趣谈》着实不错。几千年来,我们不知道中国曾经拥有过多少用中医治病的医生(古称“郎中”),但是扁鹊、华佗此等一代宗师的名字想必你是不会不晓得的,但是他们悬壶济世的事迹,游医江湖的人生,治病救人的医德你了解过吗?何况,几千年来,成就宗师的,流传口碑的,医德高尚的“郎中”,你知道多少吗?安期先生,刘完素,朱震享,谢映庐等也是开山开户之宗师,你听说过吗?他们是如何诊断,如何用药来做到妙手回春、起死回生的功效的,你又知道吗?《中医趣谈》让人开了眼界!是啊,若不是一代代中医人本着“治病救人”的准则砖研医术,发扬的救死扶伤精神,我们的中医文化也不会如此的灿烂夺目。不为钱财,只为“良心”就是他们的医德。

    由中医,必然要想到“中药”,中医治疗就是利用万物相生相克的原理来用药的。古代,人们把世间的万物都是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来归类的,人体内部也是运行着“金木水火土”五气,当体内五气不均衡时,人就会得病,这时候就要补气或是泄气,让体内达到五气平衡。一个高明的中医医生,诊断和用药都是非常讲究的(特别是对于疑难杂症的治疗),获得的效果也是非常之好。当然,也不可否认,个别的利益者打着中医的旗号大肆骗人,甚至是“不仅谋了财还害了命”。此处提醒读者多留心眼!但凡高明之人,都是不为名利的;而利益熏心者则是疯狂的骗财骗物。

    我说过,一种文化若是缺少了相关充满神秘感的“传说”,那也是非常不完美的。中医从产生的那一刻起便与传说解不开了关系。神农尝遍百草就是一个完美的故事的开始,以至后来人们发现的每一种新草药,都有一个美妙的传说相伴。不止于药物,甚至江湖郎中,特别是负有盛名的“神医”身上所负有的传说又何止一个。这些美妙的传说读起来,特别的有意思,看过后,你又不仅感慨“中医文化”色彩的浓重。

    中医成就“文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医学科跟其他的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密切的联系。我们知道“道家”或说是“阴阳学家”提到过“万物皆阴阳”的理论,其实,中医的理疗目的就是让阴阳达到平和状态。中医的理疗原则是使各个单体的部分在整体上达到平衡。整体性的强调使得中医看起来特别有“哲学气息”。且不说这个,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儒学文化”也是跟中医有着很大的关联的,特别是唐宋以后,许多医学名家兼通儒学,或儒者兼通医学,亦官亦医,皆被称为儒医。我想,若是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医到底是不会获得那么巨大发展的,直至今天,成就为一种“中医文化”。

    《中医趣谈》故事性的写作可算是一本通俗读物,通俗得让小学生的也能明白深奥的“中医文化”;而《中医趣谈》又是一本知识性读物,丰富的中医知识也能让阅历高深的成人收获不少。大概,作者在编写这样一本书的时候,定位就是“《中医趣谈》,老少皆宜!”,特别是文化性的读者。

更多中药材
  • 雷鸣 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医院患者邵某,男,63岁,农民。2009年3月21日上午在田间劳作时突发呆滞不语,约十分钟后又似乎清醒,而回家休息,时而烦躁,时而抑郁,渐至神志欠清,先后前往多家中西医院住院治疗,诊为“重症病毒性脑炎”,予抗病毒、抗......
  • 小儿惊厥是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导常放电所致,为儿科常见症。一般以1~5岁小儿为多见。临床表现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痉挛性或强直性、限局性抽搐,发作时间过久,可因缺氧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中医学称之为“惊风”,由于发病有急有缓,证候表现......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决明子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归肝、肾、大肠经。功能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神农本草经》将决明子列为上品,谓其“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通、泪。服益精光,轻身”。《日华子本草》言其“助肝气,益精;用水为......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
  • 郭俊田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失瘖有虚实之分。《景岳全书》曰:“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症在标,因窍闭而瘖也,虚者其症在本,因精气内夺而瘖也。”《张氏医通》曰:“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实证 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