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云南名产雪上一枝蒿的栽培技术

    雪上一枝蒿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短柄乌头的干燥块根,是云南会泽地区地区的名贵中药材。它喜高寒环境,特别耐寒,最适宜生长在海拔3000~3500m的高寒地带,现将三种试验基地种植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根芽种苗基地种植技术

    该法亩产鲜块根500~600kg,可扩繁根芽2~4倍。

    1.土壤选择 必须选择在海拔3000m以上,高寒地区的沙壤土、灰汤土,最宜是荒草坡草地开生荒种植,有利于保持其药性成分稳定。

    2.整地理墒施肥 对选好的地块进行深翻整地,清除杂草,理墒为平台式或平沟式整地,对中下等肥力地块每亩可施500~1000kg腐熟打细的农家肥。大小地块播种,必须划墒留有排水沟。

    3.土壤消毒 在整好的平台、平沟中,用多菌灵拌土撒于土表,再用锄头抓弄1次。

    4.采种 每年10月,必须采收野生雪上一枝蒿,用根芽繁殖,采收过程中不得损伤种苗的芽和皮,截取根上部三分之一做种苗,及时栽种,一时不能栽种的要采取沙藏等临时保鲜措施。

    5.栽种方法及密度 开沟种植,沟深5~6cm。栽植密度:株行距18cm×20cm,每亩18500株。每亩用种量:切芽60kg左右,块根直播130kg左右。播种前用50%多菌灵800倍液浸种芽,播种盖土不超过种芽2cm,要浇定根水,以后干时浇水l~2次。

    6.中耕管理 出苗后的整个生长过程中,至少中耕松土2次,多次除草,发现根腐病、黑茎病时,一要拔除病株进行销毁,二要用多菌灵喷施;在植株出现花蕾后,必须人工打尖,摘花(采收种子地除外),这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7.收获 每年10月,在种籽壳变灰色成熟时,可采籽育苗,同时可采块根样品作药物标准品质化验和适时收挖。

    8.注意事项 雪上一枝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每个种芽下种后可生长新块根3~5个,要切忌同一地块连作,以轮作为宜。

    二、种籽育苗基地种植技术

    1.土壤选择 必须在海拔3000米以上,选择肥沃疏松的沙壤土作苗床地。

    2.整地理墒施肥9月必须深翻土地30cm深,清除田间杂草及石块,适当撒施腐熟打细的农家肥,再翻挖、平墒,墒宽lm为宜,两边起埂高于墒面,有利田间管理操作。

    3.土壤消毒 苗床地必须用多菌灵拌土撒于土表,再用锄翻挖一次,也可用5%恶霉灵3000倍液浇土杀菌。

    4.采籽播种方法10月雪上一枝蒿种子成熟,即可采收,过迟则种子已落地。采收的种子不能风干贮藏,应急时采籽拌土或草木灰播种(一时不能播种的也要沙藏存放在室外),均匀撒播在苗床后任其自然越冬。

    5.苗床管理、中耕除草 次年3~4月,气温转暖土壤干燥时,必须浇水催芽出苗,出苗后应注意适时浇水除草,喷施多菌灵和敌杀死防病防虫,并做到二次间苗培育壮苗。

    6.移栽 小苗生长至10月,可取苗移栽,每亩可育出壮苗5~6万株左右。

    三、原料药基地种植技术

    该法亩产鲜品可达600~800kg。

    1.土壤选择 同种籽育苗基地。

    2.整地理墒施肥 同种籽育苗基地。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kg,加磷肥30~50kg作基肥。

    3.土壤消毒 整个移栽播种大田都需用多菌灵拌土撒于表土面,松翻后再栽种。

    4.移栽 每亩移栽16600株,株行距20cm×20cm。(1)取苗移栽:10月,将当年生播种苗尽量带土移栽,用竹筐等包装搬运,移栽时芽心要露出土,必须浇定根水;(2)块根切芽栽种:10月采收后,可将大的块根切芽长1.5cm,用草木灰或杀菌剂处理切口再栽种,盖土不超过2cm,栽种后必须浇定根水;(3)块根直播:应尽量不损伤芽心及表皮,并用多菌灵溶液浸渍根部,盖土不超过2cm。

    5.中耕管理 同种籽育苗基地,在苗高长到20~30cm时看苗追肥,每亩可追农家肥1000kg,加磷肥20~30kg。

    6.收获 在原地延长生育期生长2~3年,可提高有效成分合量,但必须在10月适时收挖,否则将影响产量和质量。(李培清)

更多中药材
  •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
  •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称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脏泵功能减退,致静脉瘀血,动脉血液灌注不足,心脏不能充分排出足够的血量满足机体代谢和发育的需要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为心肌病变或结构异常使心脏负荷加重而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死亡。小儿各年龄期均可发......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
  • 杜昕 河北省中医院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内科杂病。今总结其治疗一夜间烦热案如下。患者于某,年逾花甲。夜间烦热,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丧,昼夜悲闷,心......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