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治疗高血压病之通治方

    降压方

    夏枯球15~30g、川杜仲12~20g、菊花10~12g、淮牛膝12~20g、白芍15g、茯苓30g、苓皮30g。

    主治:高血压病。

    加减:寒热口苦者,加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0g以和解少阳;呕逆或苔腻者,加半夏10g、厚朴10g、苏叶5g以燥湿化浊,利气止呕;头痛者,加蔓京12g、双勾15g以平肝疏风止痛;手足偏瘫或麻木者,加地龙10g、丹参20~30g以活血祛瘀;上肢麻木者,加双枝10g、木通10g、地龙10g、丹参20g以活血化瘀通络;下肢麻胀者,加木瓜15g、木通10g、地龙10g以舒经通络;心悸,加枣仁15g以养心安神;胸闷者,加瓜壳12g、薤白5g以开胸利气;肝肾阴虚者,加枸杞15g、制首乌30g;血脂高者,加山楂15~30g;项胀者,加葛根20~30g以解痉兼降压;心烦者,加焦栀10g、黄芩10g以泻火除烦;口干、舌红,加麦冬12g、竹叶10g以生津止渴。

    方解:本方为治疗高血压病之通治方,无论是原发性或继发性、急性或慢性,病程短或长,凡血压高过正常值者,均宜;中风偏瘫后血压正常者亦宜。且其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后,继续服之不会再降。方中:夏枯球清肝潜阳;菊花平肝潜阳;白芍和营敛阴;川杜仲降压而补益肝肾;淮牛膝引火下行而活血;茯苓、苓皮,健脾利水而宁心。高血压病,属中医“中风”、“头痛”、“眩晕”等范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既有肝肾阴虚、心脾不足,又有肝阳上亢、化火动风。本方虚实兼顾,标本同治,故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且长期服用,而无一害。

    歌括:高血压用方降压

    枯球杜仲牛膝佳。

    菊花白芍平肝阳

    茯苓苓皮效堪夸。

    病案举例:高血压中风,出现左半身偏瘫,语言不利,在县人民医院住院1星期,病情渐重而出院,特来我处求治。查苔白腻,脉浮弦数,血压未测。处方:降压方加地龙10g、丹参30g、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0g、厚朴10g、苏叶5g。3剂。

    4月12日二诊:其子代诉:偏瘫好转,说话亦较前清楚。但仍头晕,小便血尿,脉舌未查。处方:降压方加地龙10g、丹参30g、枸杞15g、双勾12g、木通10g。10剂。

    4月26日三诊:偏瘫纠正,左侧肢体己能活动如常,步行前来复诊,仅左上下肢末端麻木不适,伴腰痛,血压140/86mmHg,苔白腻,脉浮弦数。处方:降压方加丹参30g、地龙10g、双勾12g、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0g、厚朴10g。10剂。

    5月17日四诊:仅感左上下肢末端发麻,近日出现心烦,失眠,语言较多,舌质红,苔白,脉浮弦数。处方:降压方加地龙10g、枣仁15g、半夏10g、黄连5g、黄芩10g、焦栀12g、香附12g、知母10g、厚朴10g、苏叶5g。5剂。

    患者数月后来衡东卖物,特来我处告曰:“诸症若失,活动做事与常人无异。”此例疗效特快,跟踪追访3年,未见复发,实为罕见。

更多中药材
  • 萎缩性胃炎其实没有那么严重,也不需要那么多担心。之前说过就是萎缩性胃炎,我们把你监测十年, 20年, 30年,你也没有癌变,也不会癌变,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监测呢,身体出现异常症状的时候进行一些调理,那么再一个就是饮食生活方式要做一些共同的......
  • 在临床跟患者交流的时候吧,有时候有一些误区,比方说就感觉胃息肉就是癌前病变,一定要把它切掉。其实跟大家说一下,在临床上85%到90%的都属于胃底这个腺体息肉,那么这类胃息肉胃癌的几率是非常低的。那么所谓的胃息肉啊,一般来说是发生在胃壁里面的......
  • 怎么才能够控制萎缩性胃炎不进一步发展,那么这个话题其实是一个很久远的一个话题,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吧,整个医学啊都在研究这个萎缩性胃炎啊,因为当时发现这个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癌变率,当时的研究方法呢也比较简单,由于萎缩性胃炎当时认为就是缺少胃......
  • 大家去看中医经常会听到肝气郁结这个词儿,那么实际上就是我们在目前这个社会,我们这个时代吧,生活一些节奏问题,所以说肝气郁结的人确实比较多,年龄大,年龄小都有,那么肝气郁结呢,其实中医这四个字其实分很多种,比方说肝郁脾虚啊,肝郁肾虚啊,还有肝......
  • 在临床上会遇到许多这个排便困难的人,尤其是有一些患者大便并不是很干燥,也没有成块成球,甚至大便是条状的,或者是不成型的,但是呢,去了厕所以后呢,却便不净使劲又排不出,那么有时候这样患者会一天去好几次厕所,甚至七八次厕所啊,严重影响了这个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