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家有儿女长备民间小秘方

    久病成医,自有了女儿后,因孩子身体虚弱,小病不断,漫长的求医过程中结实了不少医生,也搜集了不少民间偏方,秘方。对于一些常见小病确实有奇效,现择选几个给家有儿女的爸爸和妈妈,希望所有的宝宝都健康快乐。

    腹泻秘方:

    小女2岁时一次腹泻严重,住院6天输液打针都不见效,一邻居老奶奶告诉一个偏方:红糖加酒点燃,待红糖融化后趁热喝下即可。虽然味道很怪,但比药还好吃点,经试验效果奇好,几个小时后立即停止腹泻。同样治腹泻的还有:发面然后包进红糖烙饼,趁热吃。2、醋炒鸡蛋,不要放其他调料。3、面片一碗,大蒜若干瓣,就着吃,不能放任何调料。4、小米熬粥,熬至熟烂,放冷后取上面皮食用。

    咳嗽偏方:

    冰糖炖梨,梨削皮后挖数个小洞,洞内填冰糖,蒸至烂熟后连汤吃掉。

    口腔溃疡:

    这几天小女有得了口腔溃疡,买了各种喷剂、贴膜、漱口水后一直没有疗效,反而越发厉害,在网上一搜,发现一个偏方,银耳莲子汤。去超市买了2元的银耳,2元的莲子,熬了一锅,最后因银耳和莲子搁的太多,熬成了银耳膏,放了点白糖,喝了两天,今天口尽然不疼了,而且比喂药或贴膜好受多了。

    还有一个就是绿豆凉水泡三小时,下锅(最好不用铁锅)煮开,就绿豆水冲鸡蛋喝,很有郊,下次不防一试.

    又找到20个实用的——

    1.感冒:生姜5钱,水半碗煎开加入红糖服下,一日2次。

    2.发烧:将两条毛巾以接近身体温度的温水浸湿,之后稍微拧干、摊开,再将毛巾逐一缠绕在孩子的小腿上,待20分钟后解开,接着以干毛巾擦干。

    注意:

    ˙毛巾要微湿,水分才能充分接触到皮肤。

    ˙不可绑的太紧、以免造成下肢循环不佳,也不可绑的松垮垮的、以免水分接触不良。

    ˙水温要与体温类似,以免“惊动”小朋友。

    ˙定期更换毛巾、以求热交换效率高。

    ˙如果小儿热度过高、过快,则可以将毛巾两条、直放在背部脊椎两侧,以求效率增加。

    “裹腿退烧法”的关键是利用每一分子水蒸发需要539大卡的巨大热量,将体温带走,达到退烧的效果。

    3.肺炎、咳嗽:取鲜藕汁半两,蜂蜜半汤匙,芝麻油3滴,一起搅匀,一次服下,一日2次,连用2~3天,疗效很不错。

    4.干咳:用土柚子炖土冰糖,效果比炖梨还好。

    5.百日咳:大蒜头1只,去皮捣烂加白糖3钱,过半小时后用滚开水一两冲,再去渣服汁,一日2次。

    6.腹泻:大蒜头1只,烧至皮焦蒜熟,再煎半碗汤,加红糖适量,一次服下,一日3次,并可治细菌性痢疾。

    也可以尝试另一种方法:如果孩子的小屁***发红,就用云南白药贴到宝宝肚脐眼上;

    如果小屁***不发红,就用中药的五倍子碾成面,加醋搅成膏状,贴到宝宝肚脐眼上。

    7.夜啼:大人用一小撮干的绿茶放口内嚼碎,每晚睡前敷小儿肚脐,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3天。

    8.盗汗:浮小麦(即瘪小麦)15克,红枣10粒,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早晚饭前各1次,连用3天。

    9.打蛔虫:生南瓜籽20粒,去壳捣碎,饭前加红糖空服,一次吃下,第二天虫子即可随大便排出。忌油腻。

    10.蛲虫(经常肛门痒):每晚睡前用一块2寸对方的胶布贴肛门,次日晨揭下,连用3天,可将虫子、虫卵粘清。

    11.消化不良、腹胀:山楂半两,白萝卜一两切成片,一起煎1小碗汤一次服下,一日2次。

    12.厌食:山楂3钱、鸡内金(鸡肫皮)1只,加半碗水煮熟饭前吃完,一日2次,连吃3天,有开胃、助消化之功效。

    13.误食杂物:老韭菜半斤,不要切碎,炒熟多加些猪油,一次吃光,杂物可随大便排出。

    14.磨牙:每晚睡前吃一块约2寸对方的生桔皮,用红糖水送下,连吃2-3天,可治小儿及成人睡觉磨牙。

    15.流口水:泥鳅半斤,去内脏晒干,炒黄,磨成粉,给孩子用白糖水送服,一次2钱,一日2次,服完即可。

    16.缺钙:每次用虾皮2钱、海带1两,一起煮汤,加油盐食用,一日1次,连用半月,也可常吃。

    17.痄腮(腮腺炎):用仙人掌,去掉皮刺,捣烂加鸡蛋清调匀敷患处,每日换1次,连用3天。

    18.遗尿:猪尿泡一个,洗净,加白胡椒20粒,煮烂分两次吃完,一日1个,连用5个。忌鸭肉、冬瓜、梨。

    19.疝气(小肠气):生姜汁5钱,给孩子洗澡待周身出汗时,用姜汁涂患部,一日2次,连用三四天,以后不太会再复发。

    20.抽风(突然四肢抽搐):山羊角削成片10克,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3次,连用5天,以后不发。

    还有一些,都想不起了,每次孩子有小毛病时,都会在网上搜一些相关的资讯,需要提醒大家是,首先要确定病因,然后对症寻药,最好选容易办到,味道可口,没有副作用的那些方子,有时确实比吃药打针有效。

更多中药材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刘某某,女,43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素有风湿性关节炎,每逢阴雨天气,全身关节活动受限,僵硬不舒,沉重无力。口黏,口干喜饮,二便正常。舌有齿痕,苔偏黄,脉弦细。辨证为寒湿之邪,瘀痹关节,治以散寒祛湿,活血......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五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用以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五种痞证。痞证是指患者胃脘部有痞闷不舒或有堵塞感的一种自觉症状,不仅可见于伤寒误下邪陷,亦可见于内科杂病、温热病等。仲景五泻心汤,首创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治疗大......
  •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指甲亢表现有急剧的致命性加重。这是甲亢少见的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甲亢危象常在未诊断或治疗不彻底的久病甲亢患者中发生,女性多见,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少见。特征为发热,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以及循环系统、中枢神......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某某,男,24岁。2007年10月28日初诊。患者经常咳嗽10余年,自觉腹中有寒气上涌而咳,痰少,痰质稀白,时有发灰,稍饮凉水便可引发咳嗽。纳可,喜热饮,腹部怕凉,大便不爽,曾服三仁汤无效。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数。辨......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山茱萸9克,山药15克,熟地黄15克,干姜3克,茯苓12克,牡丹皮6克,熟附片3克,生甘草30克(或生甘草皮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所创,系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之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