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糕菜

    拼音注音Gāo Cài别名

    红蒿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仙菜科植物三叉仙菜及波登仙菜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amium kondoi Yendo;Ceramium boydenii Gepp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低潮带岩石或其他藻体上。生长盛期5-6月。

    2.生于低潮带岩石上或石沼中。生长盛期5-6月。

    资源分布:1.我国黄海、渤海沿岸均有分布。

    2.分布辽宁、山东、浙江沿海海域。

    原形态

    1.三叉仙菜 藻体紫红色,丛生,软骨质,高5-30cm。分节明显,规则地二叉或三叉分枝,主要为三叉分枝,小育枝稀少。枝端钳形,囊果球形,着生在小育枝上。

    2.波登仙菜 藻体紫红色,软骨质,丛生,呈团状,有节,高4-10cm。规则地二叉分枝,密生小育枝,枝端钳形。囊果球形,着生于小育枝上。

    化学成分

    1.三叉仙菜 含藻胆蛋白(phycobiliprotein)。

    2.波登仙菜 含6-O-甲基-d-半乳糖(6-O-methyl-d-galactose)等。

    药理作用

    波登仙菜对人工培养液中蛔虫毒杀效力是海人草杀蛔效率的50%。

    功能主治

    化痰;软坚;缓泻通便。主痰核瘰疬;慢性便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复方

    为制备琼脂的辅助原料、故称糕菜。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金果榄别名山总管、百解薯、银袋、苦凉藤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百解马兜铃Aristolochia westlandii Hemsl.,以块根入药。夏秋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肠炎腹泻,菌......
  • 别名耿马钩藤、双钩藤、无柄果钩藤、双钩来源茜草科白钩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 Roxb.,以带钩的藤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性味甘,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活血通经。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铃子别名一面锣、小一面锣来源兰科白铃子Nervilia tibetensis Rolfe,以块茎入药。生境分布四川、西藏。功能主治主治红崩,淋病,白浊,白带。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白铃子拼音注音Bái L......
  • 《中国药典》:白附子拼音注音Bái Fù Zǐ别名禹白附子、独角莲、独脚莲、牛奶白附、鸡心白附、疔毒豆、麻芋子、雷振子英文名RHIZOMA TYPHONII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 的干......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降丹拼音注音Bái Jiànɡ Dān来源学名:Hydrangyrum Chloratum Compositum。由汞与其它药物加工制成。注意有毒。不供内服。功能主治杀虫。外治痈疽发背一切疔毒。用法用量2~6厘。备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