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数九寒天,专家建议——驱寒选黄酒

    杨璞 朱群 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数九寒天,市民纷纷感觉寒冷难耐,这个时候,大家总忘不了来点酒水驱寒取暖。专家建议,进入“三九”后,驱寒保健用酒首选黄酒,而且只要饮用得法,还能强身健体、治疗疾病。

    黄酒营养价值高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主任陈磊垚介绍说,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酒种之一,是我国特有产品。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有“液体蛋糕”之称。其很多营养价值超过了有“液体面包”之称的啤酒和营养丰富的葡萄酒。黄酒是很重要的中药药剂辅料或“药引子”。中药处方中经常用黄酒浸泡、烧煮、蒸炙一些中草药或调制药丸及各种药酒。

    陈磊垚说,黄酒主要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这8种氨基酸在黄酒中的含量比同量啤酒、葡萄酒多一至数倍。冬天温饮黄酒,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可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适量饮用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可补血养颜。

    饮黄酒的最佳温度是38℃

    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教研室主任郭海英教授介绍说,饮黄酒最好的方法是温饮,温饮能使黄酒酒香浓郁,酒味柔和。温饮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将盛酒器放入热水中烫热;另一种是隔火加温。但黄酒加热时间不宜过久,否则酒精都挥发掉了,反而淡而无味。黄酒的最佳品评温度是在38℃左右,此时脂类芳香物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蒸腾,从而使酒味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浓郁。

    黄酒佐餐有讲究

    郭海英介绍说,拿黄酒佐餐是一种不错的保健饮食方法,但比较讲究。比如不同的菜要拿不同类型的黄酒来搭配,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黄酒保健的价值和菜肴的美妙口味。比如干型的黄酒,适合搭配蔬菜类、海蜇皮等冷盘;半干型的“加饭”黄酒,适合搭配肉类、大闸蟹;而半甜型的黄酒,则宜搭配鸡鸭类;甜型的黄酒,比较适宜搭配甜菜类菜肴。

    附:黄酒药膳二则

    黄酒白糖核桃泥 该方出自《本草纲目》,需要准备5个核桃仁,50克白糖,250毫升黄酒。把核桃仁加白糖捣成泥状,放入锅中,再加黄酒。然后将锅置火上,煎煮10分钟即可。食核桃仁泥,每日2次。该方具有补肾安神的功效。但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葱豉黄酒汤 准备豆豉15克,葱须20克,黄酒50毫升。豆豉加水1小碗,煎煮10分钟,再加洗净的葱须,继续煎5分钟,最后加黄酒,出锅取汁。每日2次,趁热顿服。该方适用于风寒感冒患者。其他类型的感冒患者不宜使用此法。

更多中药材
  • 小儿惊厥是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导常放电所致,为儿科常见症。一般以1~5岁小儿为多见。临床表现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痉挛性或强直性、限局性抽搐,发作时间过久,可因缺氧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中医学称之为“惊风”,由于发病有急有缓,证候表现......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决明子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归肝、肾、大肠经。功能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神农本草经》将决明子列为上品,谓其“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通、泪。服益精光,轻身”。《日华子本草》言其“助肝气,益精;用水为......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
  • 郭俊田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失瘖有虚实之分。《景岳全书》曰:“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症在标,因窍闭而瘖也,虚者其症在本,因精气内夺而瘖也。”《张氏医通》曰:“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实证 实证......
  •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辨证分型”,中医界又有争论,反对意见认为,“辨证分型”会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有违辨证论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对“辨证分型”的误识。“辨证分型”对中医贡献巨大,不容否定。是对疾病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