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古代名人养生之道

    老子的养生经

    老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道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他在《道德经》一书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指的就是自然规律。自然法则是最无情的,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遵循自然法则。养生之道亦是如此。

    要想体魄康健,必须法则天地,随从阴阳,分别四时,这样才能健身全神。如果不按客观规律养身,就会伤神损体,得病成疾。

    一般说来,春天易伤肾。一年四季,什么季节易得哪种病要牢记之,什么节气进什么食、服哪些药要慎行之。一日生活也要养成规律,力求做到起居有常,食欲有节,办事有度,活动有序。这样做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即使身体欠安,亦可通过修身养性之锻炼,实现健康、长寿之宿愿。

    蒲虔贯与药枕为伍

    蒲虔贯是宋代司仪郎,他对养生颇有研究,在实践中摸索出用药枕防病治病的好方法。一次他卧床不起,读书怡心,无意中发现一个枕药治病的故事。古时有个经营药材的客商,常在各地收购药材。一次他在外地买药,路遇大雨,因中风病倒在客店中,头晕目眩,眼闭鼻堵,气息奄奄。药商怕有人偷走他的药袋,就日夜把口袋枕在头下。不料二三天后,身有汗泽,目明鼻通。不出五日,大病痊愈。药商把口袋内的药一一记下,传于后人,凡中风者枕此药,无不生效(此中风乃《伤寒论》中的“中风”,即感冒,并非脑血管意外)。

    蒲虔贯见到此方,如获至宝,急忙取来中药做成药枕,果然一枕病即愈。他把这一偏方写入他的《保生要录》书中。实践证明,竹叶枕,清暑去热;荞麦皮枕,清热去火;菊花枕,清凉明目。

    吕不韦长寿之法

    吕不韦,战国时秦国承相。著有《吕氏春秋》一书,内有专论养生长寿之篇章。“圣人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吕不韦认定“得道者生以长寿”。他也指出,自古富贵之人都想长寿,寻求什么长生不老的仙丹妙药,只能是水中捞月。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修节止欲,方得身心之康泰。他总结出了丧生损体之“三患”。

    一是好逸恶劳。“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机”。有些富贵之人,终日过着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生活,这样的人安能长生?

    二是恣食酒肉。“肥肉厚酒,务以相强,命之曰烂肠之食。”有些富贵之人,大杯喝酒,大块吃肉,终日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殊不知“酒是灌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古云:“大醉必生大害”。那些酒色之徒哪能长寿?

    三是奢侈腐化。有些富贵之人,依仗手中权势,贪污腐化,挥金如土,日出鱼肉乡里,夜宿花街柳巷,喜听靡靡之音,终日纵欲放荡,这样的人焉能长寿?

    “世人皆想身健康,劝君莫忘防‘三患’。愚者闻之当笑谈,智者足戒得大安。”(欧阳军 辑)

更多中药材
  • 我们今天呢给大家呢简单的来说一下。那么第一个肺火,肺呢是为娇脏,既怕寒又怕热。受寒之后,寒气入里就会化热。就是我们讲的肺火,有咳嗽呀、痰黄这些表现,感冒加重之后浑身发热,然后灼伤肺经,会出现什么呢?就刚才说的那种肺火,甚至如果重的话,咳痰有......
  • 大家好,脑梗呢是我们现在比较多发的一个病,发作之后症状轻的还好,症状重的呢整个的影响都比较大。而且它还有一个什么问题呢?非常容易反复的发作。那么它反复发作呢就是有几个表现常见的啊,一个是四肢麻木。从中医讲它是一个血瘀的表现。当它这个血液运行......
  • 大家好,我们常说气虚,血虚,气血不足。那么今天呢跟大家说一下,解释一下,气虚和血虚都是什么样的,中间关系是什么。那么气虚是我们非常常见的。因为最开始吧,首先出现的往往是气虚,像劳累受寒之后,那这个气就不足了,就风吹一下特别凉了之后伤气,特别......
  • 大家好,今天呢给大家说一下关于阴虚和阳虚的区别的问题。那么首先从症状区分来讲,阴阳其实它是代表寒热。我们讲说阴虚则热,阳虚则寒。当阳气不足的时候,就会出现形寒肢冷。怕冷的情况。就有人讲说我气虚也冷,阳虚比气虚要重,它也有气虚的这些表现,特别......
  • 大家好,春天犯咳嗽的患者很多。那么这个咳嗽呢,虽然都是一样的咳,但是呢病因和病机不一样,治疗和调理的方式也不一样。我们看一下啊,关于咳嗽来说啊,就是我们讲越简单的症状啊,从中医来讲它越复杂。因为什么呢?研究的特别透,分型分得特别细。这么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