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梁山英雄奈病何

    《水讲传》多处根据小说情节的需要写到有关人物的患病。为了表现英雄落魄写到了武松患疟疾,为了表现豪杰本路写到了宋江患痢疾,为了表现梁山义军发展中的迂回曲折,也写到了晁盖的中毒箭和宋江相继发背疮几乎因此而殒命。小说还以来江兄弟相继阵亡和患病展示义军的悲剧结局。 疟疾,是一种疟原虫侵入人体而引发的,以忽寒忽热为特点的疾病。钢经》中有《素问·疟论》和《素问·刺疟》两篇专论疟疾。对疟疾的病因。病理、治法论述甚详,且对疟疾一日发、间日发、数日发及寒热多少等症状表现均有描述。《水讲传》中,对于疟疾也有描述。宋江避难横海郡,在柴进府上遇到武松,就把一个身染疟疾、流落他乡、穷途末路的落难英雄——武松引出了场。在聚宴饮酒中,宋江因躲一杯酒,去净手时,转出廓下来,不留神踹了一把火锨柄。武松因为疟疾发作期处于发寒中,正借火锨烤火。病中之人无事尚且心情烦躁,更何况宋江的失误,可能使炭火四散迸射,烫灼了他的肌肤,因此自然引得武松心清焦躁,无明火便像炭火一样蹦跳起来。他欲要对宋江他以老拳。正巧柴进赶来,偶然呼时叫出未押司的姓名来,在无意之间化解了一场即将爆发的打斗。武松看到出现在眼前又黑又矮、其貌不扬的汉子竟是自己仰慕已久的宋江,即大礼参拜,跪倒地下致以敬意:“小人有限不识泰山,一时冒渎兄长,望乞恕罪!”而宋江经柴进介绍,才始认识这位举止粗鲁的年轻大汉就是二郎武松。宋江无心踹了武松的火锨,倒治愈了武松的疟疾。请看武松是怎么说的:“今正要回乡去寻哥哥,不想染患疟疾,个能够动身。却才正发寒冷,在那底下向火,被兄长伽了锨柄。吃了那一惊,惊出一身冷汗,觉得这病倒好了。”其实宋江的无心行动本身并无治疗作用,这一行动不仅对于宋江是意外,也同样出武松的意外,而惟其意外才能收到吃惊和冒汗的效果。而且由于意外,也起了行为医学转移视线、分散对自身疾病注意力的作用。我国古代历来有逃疟和以惊治疟的方法。《南史·横康传》载:横康“随(宋)武帝起兵,摧坚临阵,膂力绝人,所经村邑,恣行暴害。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儿,画其形于寺中。病症者写形贴着床壁,无不立愈。”这是镇恶辟邪治疟。《新唐书·高力士传》说:“力士逃疟功臣阁下……”这是逃避求神佑获得心理治疗。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有病症一年的经历,他用涂抹自己化妆鬼脸来以怖治疟,并以诗记其事:“三年犹疟疾,一鬼不消亡。隔日搜脂髓,增寒抱雪霜。徒然潜隙地,有巩屡鲜妆。”

更多中药材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家民主任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已近40年,秉承享誉津门的“小儿王”任宝成老中医的思想,注重“脾胃学说”,结合任老的验案及其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脾胃论”的学说,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学术思想——以“脾胃为中心......
  •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刘某,男性,44岁,因肛门块物肿痛反复发作两个月来院就诊。自诉两个月前突发肛门左侧有一鸽蛋大小包块,肿胀疼痛,经抗生素静滴治疗,疼痛稍减,肿块未消,每因劳累则肿痛又起,无恶寒发热,无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无便血,大......
  •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痤疮病机多属血热、湿热、热毒、血瘀,一般多将本病分为肺热证、血热证、胃肠实热证、热毒证、湿毒血瘀证等,治疗上分别选用泻白散合枇杷清肺饮、桃红四物汤、清胃散、五味消毒饮和除湿解毒汤等。但我们发现,临床辨治......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鬼箭羽性寒,味苦。功能活血散瘀,杀虫。《本草述》:“鬼箭羽,如《本经》所治,似专功于女子之血分矣。又如苏颂所述古方,更似专功于恶疰及中恶气之毒以病于血者也。”忍冬藤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脾胃病者,医者多倡导东垣之论,一部《脾胃论》集脾胃学术之大成,其论述详于温补而少于清滋,往往忽略脾阴治疗,后世医家也多遵其说。然脾与其他脏腑一样,也有阴阳之分。纵观古今立说,论脾阴者颇多。《灵枢·五邪》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