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处理小伤也应谨慎

    日常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一旦皮肤出现伤口应及时处理。对于表浅的轻微伤口,患者可自行处理,而对于创伤比较深、局部损伤大、出血多的伤口,需要立即到医院处理。常见伤口类型及用药如下:

    擦伤:擦伤后伤口如有异物,应先用清水清洗,再用无菌纱布包扎伤口。创可贴一般仅作应急处理之用,没有消毒作用;碘酒含有色素,因此头面部不要用;30%双氧水、酒精等可用于擦伤,但有一定刺激性。

    刺伤:刺伤损伤特点为皮肤伤口小,但往往造成深部组织损伤,如化脓性感染或破伤风等。发生刺伤后,可用碘酒、30%双氧水、酒精等消毒伤口,包扎后及时注射破伤风药物。

    咬蜇伤:此类伤口以猫狗抓咬伤、蜂蜇伤为主。

    猫狗抓咬常伴不同程度的组织挫裂伤,患者应就地、立即、彻底冲洗伤口,这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对于较深的伤口要彻底消除异物和坏死组织,并用生理盐水、双氧水等冲洗。同时使用抗生素、抗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

    蜂蜇伤局部处理时可用小针挑拨取出蜂刺,不要挤压,以免毒汁进入皮内。蜜蜂蜂毒为酸性,可用弱碱性液(5%碳酸氢钠液)湿敷来中和毒素;黄蜂蜂毒为碱性,可用醋酸中和,局部红肿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涂抹。

    烧伤与烫伤:患者不宜用冰块覆盖伤口,以免造成进一步损伤;不要涂抹醋、酱油、牙膏等,以免导致伤势恶化。受伤部位出现的水疱不要刺破,以免造成感染。烫伤部位可涂抹专门治疗烫伤的软膏。

    一旦伤口出现红肿、疼痛加重并产生分泌物时,切不可自行用药治疗,应及时就医。(刘姿含)

更多中药材
  • 三黄,即黄芩、黄连、黄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燥湿药。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热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称为三黄,因为它们都姓黄,但经过仔细研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中医......
  • 枸杞应干燥、通风,避免高温,防蛀。不要吃太多的滋补品,枸杞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古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想到治疗效果,最好每天吃30克左右。过黄过度熏制可使枸杞明亮,外观鲜红,但对人体有害,购买时应注意不要简单地注意......
  • 山药多用于解渴(糖尿病)和虚劳咳嗽。炒后食用可治疗脾胃不足和肾气不足。但有湿热实邪者(如大便粘滞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舌苔黄腻等)不宜多服;山药有收涩作用,大便干结者不宜食用;山药淀粉酶不耐高热,不宜长时间煎炸;不要一起吃山药和甘遂,也不要和......
  •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治疗。虽然降压效果快,但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对于高血压患者,试着按摩穴位来帮助降压。以下是三个降压效果好的穴位。百会穴百会穴具有平肝潜阳、镇肝熄风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按摩百会穴可以调节微血管的收......
  • 一.野菊花是深黄色的管状花,质轻,气香,性苦寒。入心去心火,防血压高,增加心脏负担,伤心,消除心烦。心在舌头上开悟,心火一下降,也能去除口干舌燥。所有的痛痒都属于心脏,故野菊花还可以去除疖痈、喉咙痛、止痒等。入肝去肝火,防肝阳上亢引起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