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独叶一枝花

    《中药大辞典》:独叶一枝花拼音注音Dú Yè Yì Zhī Huā别名

    雨流星草、肾子草(《贵州草药》)。

    出处

    《滇南本草》

    来源

    为兰科植物扇唇舌喙兰全株

    生境分布

    生向阳斜坡上。分布云南、四川、贵州。

    原形态

    扇唇舌喙兰,又名:无柄一叶兰。

    多年生草本,块茎倒卵形至长圆形。茎直立,高14~19厘米;基部仅有1叶,抱茎,叶片广心脏形,长3~4厘米,宽2.5~3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有紫点。花茎中部有2鳞片,卵状披针形;总状花序长3~4厘米,花疏生,淡红白色;中央的萼片直立,两旁的萼片略向下弯;花瓣直立,卵状披针形;唇的基部有1短爪。

    性味

    ①《滇南本草》:"味甘辛。"

    ②《贵州草药》:"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

    滋阴润肺。治虚弱低热,肺燥咯腥臭痰。

    ①《滇南本草》:"治一切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腰疼腿痛。取花为末,生肌长肉。"

    ②《贵州草药》:"滋阴润肺,补益虚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入丸剂。

    复方

    ①乌须发:独叶一枝花周草果捣烂,晒干为末,合丸。每服一钱,以扁柏叶一钱同服之。(《滇南本草》)

    ②治虚热:雨流星草五钱至一两,炖肉吃。(《贵州草药》)

    ③治肺燥咳,吐腥臭痰:雨流星草、马鞭草、车前草各五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独叶一枝花拼音注音Dú Yè Yì Zhī Huā别名

    雨流星草、肾子草、扇唇舌喙兰、鸡肾参、独叶参、单肾参、一面锣、落地还阳、鸡蛋参、独叶一枝枪

    英文名Herb of Flabellate Hemipilia出处

    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扇唇舌喙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mipilia flabellata Bur.et Franch.[H.cordifolia Lindl.var.sub-flabellata Finet;H.flabellata Bur.et Franch.var.grandiflora Fine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3200m的林下、林缘或石灰岩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原形态

    扇唇舌喙兰,多年生草本,高20-28cm。块茎长椭圆形,长1.5-3.5cm。茎稍弯曲,基部仅有1叶,广心脏形,长2-10cm,大小变化很大,先端尖,基部心形或圆形,抱茎,全缘,上面绿色,具紫色斑点,背面紫色。花茎中部有2鳞片。总状花序长5-10cm,常具3-10朵花;花苞片披针形,短于子房;花中等大;萼片绿色,中萼片近卵形,长9-10mm,宽3.5-4mm,先端钝,侧萼片斜卵表,等长,宽5mm,先端钝;花瓣紫红色,阔卵状披针形,稍短于萼片,近急尖;唇瓣扇形,紫红色,长9-10mm,宽8-9mm,先端及边缘幸免具不整齐细锯齿,基部骤狭成短爪;距绿白色,长15-19mm,长于子房,渐尖,短口外具2枚胼胝体;子房细圆柱形,无毛。蒴果,种子小,多数。

    归经

    肺经

    性味

    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

    滋阴润肺;补虚;止血。主肺热燥咳;痨嗽;虚损劳伤;虚热;盗汗;肾虚腰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叶捣敷;或干叶研末撒。

    复方

    ①乌须发:独叶一枝花同草果捣烂,晒干为末,合丸。每服一钱,以扁柏叶一钱同服之。(《滇南本草》)②治虚热:雨流星草五钱至一两,炖肉吃。(《贵州草药》)③治肺燥咳,吐腥臭痰:雨流星草、马鞭草、车前草各五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各家论述

    《滇南本草》:治一切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腰疼腿痛。取花为末,生肌长肉。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刺黄柏拼音注音Cì Huánɡ Bò别名安徽小檗、黄柏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刺黄柏的根、茎或树皮。秋季采收。生境分布生于山谷石隙间或溪边林下、山地灌丛中。分布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米左右......
  • 拼音注音Cì Huánɡ Bò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黑果小檗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heteropoda Schneid.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1500m的山......
  • 拼音注音Cì Huánɡ Bò Jīnɡ Yè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刺黄柏的茎叶。7~10月采。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苦,寒。“功能主治①《峨嵋药植》:“粉末治黄水疮。煎水服,治虫牙、火牙。“②《四川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
  • 拼音注音Cì Huánɡ Qín别名十大功劳、老鼠刺、刺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大叶刺黄柏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honiafargesiiTakeda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收,洗净,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路旁或丛林中......
  • 《中药大辞典》:刺黄连拼音注音Cì Huánɡ Liá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假豪猪刺的根及茎皮。夏、秋采收。生境分布生于沟旁、河岸或山坡。分布陕西、甘肃、湖北、四川。原形态常绿灌木,高0.5~1.5米,茎直立,灰黄色,具棱;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