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黄芩、黄连、黄柏三药

    三黄,即黄芩、黄连、黄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燥湿药。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热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称为三黄,因为它们都姓黄,但经过仔细研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中医认为,这种产品味苦寒。归肺、胃、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的功效。本品功能广泛,可用于所有湿热疾病。本品主要用于上焦肺经络,主要用于清热上焦肺火,具有清热安胎、泻火止血的功效。对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嗽、咯吐痰甚至咯血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内热引起的胎动不安、先兆流产也有很好的效果。药理学研究表明,本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苷等,具有抗炎、抗病毒、降压作用。黄芩的各种成分对喂养高脂饮食引起的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动物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黄芩中的黄酮可以改善乙醇引起的动物血清和肝中甘油三酯的增加。抑制肝过氧化脂质的形成,治疗过氧化脂质导致的肝损伤,增加实验动物的胆汁分泌。医学起源说黄芩,治肺湿热,治热眼肿红,瘀血,必用之药。

    黄连是毛颉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根茎。中医认为这个产品味苦寒。归心、胃、大肠、肝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胃肠湿热引起的腹泻、痢疾、呕吐、火热引起的发热、烦躁、神晕等。本品是三黄中清热力最强的药物。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有小檗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等。,具有抗炎、抗病毒、健胃利胆的作用。其抗炎作用最明显的是痢疾杆菌,因此对急性肠炎和细菌性痢疾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其中所含的小榕碱可以增加胆汁分泌,分泌量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并能促进胆汁结合胆红素的排泄。小榕碱肌肉注射和口服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其水浸也可降低动物实验性高脂血症水平。《本草正义》说黄连大苦大寒,苦燥湿,寒胜热,能泻下一切多余的湿火,而心、脾、肝、肾、胆、胃、大肠之火则无不治之。

    黄柏是芸香科植物黄柏(关黄柏)去除栓皮后的树皮。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寒、入肾、膀胱、大肠经络,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白带过多、足膝肿痛、热淋、湿疹、热毒口疮、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本品类似黄连,是苦寒燥湿的重要药物。它是焦肾和膀胱经络的重要药物。特别适合去除下焦的湿热。因此,湿热是下焦的首选药物,可以限制过度相火(下焦的火)。黄柏不仅可以治疗实火,还可以治疗虚火。适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急慢性肾炎、尿道炎、前列腺炎、宫颈炎、虚热引起的骨蒸热、五心烦热、遗精频繁、更年期综合征等。

更多中药材
  • 第一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典型的临床表现就是消化不良,我们都知道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的,脾和胃不能很好的工作,那么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胃脘不适等症状。第二排便不畅,通常来讲,如果你脾胃虚弱了,那么下边就会出现两种状态,第一种呢,就是大便溏薄,甚至叫做......
  •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调节饮食,这是最不花钱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用药期间干锅烧烤,路边摊小吃,烟酒辛辣,通通需要忌口,平时啊,可以选择一些既清淡又有营养的容易消化的食物。第二,就是需要调节情志,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一些事情,让自......
  • 第一,我们胃痛,胃胀,两胁胀痛,嗳气,生气的时候加剧疼痛,与情绪相关的胃部症状,那么一般与肝气郁结,肝横逆犯胃它是有关系的,这个时候需要疏肝和胃来进行调理。第二,吐酸,夫酸者肝木之位,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盛,故为酸也。明代宫廷贤的论......
  • 今天就来和大家说一说归脾丸的其他的作用。归脾丸是中药著名的一个方剂,它的主要成分是党参、白术、黄芪、甘草、当归、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大枣等等的组成,它的作用是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所以它主要治疗的是心脾两虚,和脾不血,主治心慌、......
  •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古方,用来解决脾虚脾湿、脾寒、脾积以及肝郁克脾等等的问题。这个古方其实就是实皮散,它是由槟榔、茯苓、白术等等组成的,可以健脾利水,解决脾虚脾湿的问题。其中呢,槟榔破积,降气行滞,作用于胃和大肠经,并且有降气行水的作用。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