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两种气功锻炼治未病

    黄新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

    气功通过运动四肢、躯体可促使经络畅通,并运用呼吸、意念调节气血运行,从而达到减肥、美肤,进而预防多种疾病的效果,因此,气功在中医“治未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笔者在此介绍瑞康医院推广应用的两种气功锻炼功法:

    动功

    第一步:伸臂收腹。平躺在垫上,自然向头部后面伸直手臂,两手相扣,手臂贴着耳朵;收缩腹部,把肩胛骨向上提;重复25~50次。

    第二步:收腹提臀。仰面躺在地板上,两手平放在地板上,或者交叉抱在脑后;两腿膝盖向胸前收,使它们成90度;收缩腹部,收臀离地使两腿向上移动;动作的幅度很小,只是提臀而已,不用摇动两腿,重复25~50次。

    第三步:左右伸脊。平躺在垫上,两手放在下腹部上,通过将左右下肢向下拉伸呈行走状,以活动脊柱旁肌肉,重复25~50次。

    静功

    第一步:调匀呼吸。又称“调息”。即把呼吸分解为吸、停、呼三阶段并缓慢调匀,使呼吸持续稳定。建立鼻呼鼻吸、气沉丹田的条件反射。呼吸时,大脑要有意识地诱导,使气下沉丹田,逐渐、耐心地建立条件反射。

    第二步:意守丹田。又称“调心”,即在意念活动中,想象以腹内脐下一寸五分处的气海穴为中心形成一个球形,使思想集中,排除杂念。意守应自然,不可无意去守,亦不可强守,应是似守非守。愈静则效果愈好,达到稳定安静的半睡眠状态,可对高级神经中枢起到保护性抑制作用,结合内脏自然而平缓的活动,使身体各部的机能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练呼吸时要意守呼吸,体会呼吸的柔和自然,舒适平稳,达到“意念合一”。

    第三步:缓慢收功。练完功后不要急于起来,要以肚脐为中心,用一手掌按在肚脐上,另一手掌心贴在这只手的手背上,两手同时以肚脐为中心揉转,先由内向外,由小到大缓缓划圈,左转三十圈。稍作停顿后,再由外向内,由大到小划圈,右转三十圈,到肚脐处停止,即是收功。然后可以随意活动身体,但不要做剧烈运动。

    注意事项:正确认识,去伪存真;功前准备,提高效果;遵循指导,掌握要领;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注重总结,防走弯路。

    练静功至一定程度,会觉丹田部位有一股温热气感(真气聚集、储蕴)。下伸至会阴穴,往后向上升经督脉经络的长强、夹脊、玉枕、百会等穴,再向前往下,循任脉经络由“膻中穴”回到“丹田穴”,出现任督经气循环的感觉(小周天循环)。再进一步锻炼,可出现真气沿全身十二条经络及奇经八脉循环的感觉(大周天循环)。练功到此,人就会感到周身经络气血通畅,精力充沛。

    需要强调的是,静功与动功要相互结合,且要持之以恒进行训练,才能取得最好效果。动功通过舒筋活络使气血得以畅行无阻,静功通过意识诱导呼吸将真气聚集丹田,使之运行全身,两者结合,共奏祛病、健身、减肥、美肤之效。

更多中药材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也伤,......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唐代大医孙思邈继承了历代医家对温疫的预防经验和诊治思想,提出了“瘴疠”、“温风”、”毒气”等病因,肯定了“毒”是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治疗上突出清热解毒。但提到避瘟时却倡用温药。避瘟为防病,“凡能依时摄生者,可居......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生白术60克,麦冬30克,生地黄18克,炒枳实30克,柴胡30克,元参18克,厚朴30克,熟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治疗习惯性便秘之专用经验方。石氏认为人体气机升降出......
  • 急性心肌梗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是冠......
  •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王某,女,41岁。2009年9月13日初诊。腹痛泄泻1年余,大便日3~5次,便稀,有时带有黏连之物,伴腹痛,每逢情绪波动则腹痛腹泻加重,胸闷腹胀,嗳气少食。腹部触之,脐上有索条状块物,时有低热。舌质红,有瘀斑,苔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