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土箭芪

    《中药大辞典》:土箭芪拼音注音Tǔ Jiàn Qí出处

    《四川常用中草》

    来源

    为瑞香科植物一把香。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及路边。分布四川、云南。

    原形态

    一把香,又名:长花荛花。

    灌木,高约1米。根长而略分枝,皮纤维多,表面棕黄色。茎直立,多分枝,幼枝密被灰色短柔毛。叶互生或对生;矩圆形或椭圆状矩圆形,长1.5~3厘米,宽0.8~1厘米,先端短尖,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白色,两面均被疏柔毛;叶柄短,被灰色柔毛。穗状花序组成的圆锥花序长达3厘米,密被浅灰黄色短柔毛;花密生,黄色,芳香;花被细长圆筒形,长约8毫米,直径约1.5毫米,外面密被浅黄色短柔毛,先端5裂,裂片长约1毫米;雄蕊,10,2轮,花丝短;花盘鳞片1,长2~2.5毫米,狭楔形,有脉纹,顶端具缺刻;子房长圆形,被长柔毛,花柱短,柱头头状。核果,长圆形,长约4毫米,黑色。花期4~8月。果期6~9月。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健脾,补虚.治脾虚胃弱,便溏,气虚肿经久不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土箭芪拼音注音Tǔ Jiàn Qí别名

    山皮条、矮它它、矮陀陀、一把香、黄狗头、藤构、构构麻、香构、香枸、一柱香、竹腊皮、铁扁担。

    英文名Root of Longflower Stringbush出处

    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瑞香科植物长花荛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ikstroemia dolichantha Diel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及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态

    长花荛花 灌木,高约1m。幼枝密被灰色短柔毛。叶互生或对生;叶柄短,被灰色柔毛;叶片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1.5-3cm,宽0.8-1cm,上面绿色,下面淡白色,疏被贴伏白灰色短柔毛。穗状花序组成的圆锥花序长达3cm,密被浅灰黄色短柔毛;花被筒状,长10-11mm,被毛,先端5裂,裂片长1.5-2mm;雄蕊10,2轮,花丝短;花盘鳞片1,长2-2.5mm,狭楔形,有脉纹,先端具缺刻;子房棒状,被长柔毛,花柱短,柱头头状,被短柔毛。果为核果,黑色。花期5-6月,果期6-7月。

    归经

    脾经

    性味

    甘;性平

    注意

    孕妇忌服。

    功能主治

    宽中理气;补脾益胃。主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虚肿不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梧桐拼音注音Chòu Wú Tónɡ别名八角梧桐、山梧桐、臭桐柴、楸茶叶、后庭花来源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海州常山Clerodendron trichotomum Thunb.,以根、茎、叶入药。春秋采根及茎,开花前采叶,......
  • 《中药大辞典》:臭梧桐子拼音注音Chòu Wú Tónɡ Zǐ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果实或带宿萼的果实。功能主治《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湿,平喘。“用法用量内脏:煎汤,3~5钱。外用:敷贴。复方①治气喘及风湿痛:臭梧......
  • 拼音注音Chòu Wú Tónɡ Gēn别名芙蓉根(《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根,秋后采收,除去泥杂及茎叶。化学成分含赖桐二醇烯酮、赖桐酮、赪桐甾醇。性味①《浙江民间草药》: “味苦,性寒。“②《四川中药志》:......
  • 《中药大辞典》:臭梧桐花拼音注音Chòu Wú Tónɡ Huā别名龙船花(《泉州本草》)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花。功能主治治头风,痢疾,疝气。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研末或浸酒。复方①治风气头风:臭梧桐花阴干,烧......
  •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樟别名樟木果、朋麻醒[傣]、樟脑树来源樟科樟属植物臭樟Cinnamomum glanduliferum (Wall.) Nees,以果实、木材、树皮入药。木材、树皮四季可采,果实在成熟后采集,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