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袁长津谈常见病防治经验 活血祛风 通络化痰 治面瘫

    面神经炎是茎乳突孔内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引起的急性周围神经疾病。多由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局部面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而发病。其主要临床特点为患侧面部肌肉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恢复期面肌痉挛。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男性略多。

    本病属于中医学“中风”之范畴,俗称之为“歪嘴风”、“口眼斜”等。

    辨治方药

    面神经炎属于中医“中风”之轻症,即中经络证。形成面瘫的因素虽然很多,但既然发病,其病机主要表现为风痰阻络,根据中医学“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经验和原理,治疗当以活血祛风为主要原则,故笔者自拟“桃红牵正饮”作为临床辨证加减治疗面瘫的主方,疗效较为可靠。

    基本方药:生地15克,当归、川芎、赤芍、桃仁、防风、白芷各10克,白僵蚕12克,红花、全蝎、白附子、蝉蜕各6克。

    方解:桃红牵正饮由桃红四物汤合牵正散加味组成,方中用桃红四物汤以养血、活血、通络,为治本之主药;配牵正散(僵蚕、白附子、全蝎)以祛风痰、止痉挛、治面瘫,为治标之辅药;加防风发散风邪、疏散头目滞气,白芷善走头面而以祛风、通络、散湿、消肿见长,蝉蜕祛风止痉,共为佐使。全方具有活血通络、祛风止痉之功,为善治面瘫之效方。

    临床辨证加减:初起见有风热表证者,选加柴胡、黄芩、连翘等;风寒证重者,去蝉蜕、生地,选加麻黄、桂枝、细辛;面肌痉挛剧者,加蜈蚣;头痛明显者,选加羌活、白蒺藜,甚则再加蜈蚣;胸腹胀痛,或嗳气者,加柴胡、枳壳;大便秘结者,选加全栝楼、大黄;血压高者,去白芷,选加钩藤(后下)、夏枯草、白蒺藜等。

    验案举隅

    张某,女,38岁,理发师,2008年8月4日初诊。近因工作繁忙,天气炎热,整夜睡觉都开着空调,身体总是感到很疲乏。于5天前晨起时,突然感到左侧面部发木,左眼不能完全闭合,并发现左口角下垂,口眼向右侧歪斜,当天上午即去某大医院诊治,诊断为“面神经炎”,经用西药结合针灸治疗数天,未见改善而来求治。刻诊:除上证外,尚有怕冷风、左侧头痛、肩颈发僵、胁腹胀、嗳气等症,二便及月经尚可,舌苔薄白,脉弦细。予桃红牵正饮去蝉蜕、白芷,加羌活、柴胡、枳壳、蜈蚣,服5剂后,诸证显著减轻,续予上方加减服10剂后,基本痊愈。

    链接 预防与调护

    平时注意饮食平衡、劳逸有度、情绪稳定,讲究卫生,以增强体质。

    夏天要避免大汗后急剧吹冷风;室内空调不要开得过低,要经常开窗以保持空气新鲜;睡觉时室内温度要调节适度,避免风扇或空调对着人体一侧头面不间断地久吹。

    冬天注意保暖,避免寒风持久吹袭和感冒。

    注意观察面瘫的症状与体征,进行面瘫侧角膜护理。

    患者焦虑不安者,予以精神安慰,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可配合针灸治疗及面部自我按摩和局部热敷,但不要操之过急、治之过频;针灸治疗以隔日或隔2日一次为度,以给机体有调整、康复的时间。

更多中药材
  • 在我们脾胃病科有脾胃症状的病人比较多,也有许多患者有腰疼。到我们脾胃病科来看病的时候呢,他往往没有注意这个腰痛,我们在问诊的时候呢,就要注意,因为这个脾啊和肾呢,一个是先天之本,一个是后天之本。所以说这个腰痛啊,跟我们的胃痛,跟我们的胃胀,......
  • 我们在临床上呢,常见的问题归结一点就是两个字代谢。往往患者会说我现在消化不好,光吃不拉,或者说吃得多拉得少,大便就有点费劲了。这个费劲呢,并不是干燥,只是大便呢,便条变细啊。上厕所待的时间比较长,患者的心理上就感觉这事特别不正常,是否问题特......
  •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小患者啊,年轻不到30岁,然后他就是有胃胀,身上没劲儿,平时呢吃点饭就饱,有打嗝儿,也没精气神儿,有时候呢还有胸闷的症状,嗯,甚至有咽部的异物感,他大便呢,也变得有时候就会稀一些,吃点凉的呢,就容易拉肚子。这个患者呢,从脉相......
  • 最近呢,在临床上经常看到一些患者,包括一些年轻患者有这个眼干眼涩啊,视力模糊这些症状,可能有些患者呢,因为工作原因啊,总是坐着,有一些患者可能是运动量也比较少,还有些患者就是平常由于工作关系吧,这个喝酒抽烟也比较重,还有一些老年患者呢,他就......
  • 今天跟大家讲一个临床也比较常见的一个案例吧,也是我们在消化科比较常见的一个症状,这个病人呢,来看病的时候,这是一个63岁的一个男性,他来找我看病的时候,他说他主要症状就是夜尿多,之所以到我们消化科来呢,就是他除了夜尿多之外,这个腹胀症状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