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假连翘叶

    《中药大辞典》:假连翘叶拼音注音Jiǎ Lián Qiáo Yè出处

    《福建中草药》

    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假连翘叶片。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

    叶含叶绿素以及β-胡萝卜素、叶黄素等类胡萝卜素。

    性味

    甘微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

    活瘀消肿。

    复方

    ①治痈肿初起:假连翘鲜叶和红糖捣烂外敷。

    ②治重底(脚底挫伤瘀血或脓肿):假连翘鲜叶适量,红糖五钱,捣烂加热湿敷。(性味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假连翘叶拼音注音Jiǎ Lián Qiáo Yè别名

    番仔刺、篱笆树、洋刺、花墙刺、桐青、白解

    英文名leaf of Creeping skyflower出处

    出自《福建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假连翘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uranta repens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我国南方常见栽增或逸为野生。

    资源分布:原产热带美洲。

    原形态

    假连翘,灌木,植株高15.-3m。枝条常下垂,有刺或无刺,嫩枝有毛。叶对生,稀为轮生;叶柄长约1cm,有柔毛;叶片纸质,卵状椭圆形、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6.5cm,宽1.5-3.5cm ,基部楔形,叶缘中部以上有锯齿,先端短尖或钝,有柔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常排成圆锥状;花萼管状,有毛,长约5mm,具5棱,先端5裂,结果时先端扭曲;花冠蓝色或淡蓝紫色,长约8 mm,先端5裂,裂片平展,内外有毛;花柱短于花冠管,子房无毛,核果球形,直径约5mm,熟时红黄色,有光泽,完全包于扩大的宿萼内。花、果期5-10月。

    化学成分

    叶含高山黄芩素(scutellarein),柳穿鱼素(pectolinarigenin)。

    归经

    心;肺经

    性味

    味甘;微辛;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

    散瘀;解毒。主跌打瘀肿,痈肿。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

    ①治痈肿初起:假连翘鲜叶和红糖捣烂外敷。②治重底(脚底挫伤瘀血或脓肿):假连翘鲜叶适量,红糖五钱,捣烂加热湿敷。(性味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拔毒散拼音注音Bá Dú Sàn别名小黄药、小迷马桩、迷马桩棵、小克麻、巴掌叶、肯麻尖来源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四川黄花稔Sida szechuenensis Matsuda,以全株入药。秋末采收,洗净切碎,晒干备用。性味苦......
  • 拼音注音Bá Dú Cǎo别名筋骨草、散血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大籽筋骨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ga macrosperma Wall. Ex Benth.采收和储藏:2-3月花开时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
  • 拼音注音Bān Dǎo Zènɡ别名七星箭[四川]来源蓝雪科角柱花属植物紫金莲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 和蓝雪花C. plumbaginoides Bunge,以根入药。夏秋采集,晒干。性味甘、辛,温......
  • 拼音注音Bò Lán别名苤蓝、撇蓝、茄连、甘蓝、玉蔓青、芥兰头、玉头、香炉菜。出处本品载于《滇南本草》,原名苤蓝。《农政全书》“芥蓝“条载:“但食根之菜,如芥、芦菔、蔓青之属,魁皆在土中;此则魁在土上,为异耳。“所述特征与球茎甘蓝一致。《纲......
  • 《全国中草药汇编》:斑叶兰拼音注音Bān Yè Lán别名小叶青、小青、麻叶青、银线莲、蕲蛇药来源兰科斑叶兰属植物斑叶兰Goodyera schlechtendaliana Reichb. f.,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挖,鲜用或洗净晒干。性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