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冬病夏治三伏贴穴位有哪些?

    冬病夏治是中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在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等到了夏天进行治疗,这样反而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冬病夏治是在中医理论下获得好的效果的,因此跟中医中的穴位是分不开的,这些穴位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那么,冬病夏治三伏贴穴位有哪些?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下吧。

    三伏贴敷常用的穴位一般以人体的十二经及督脉腧穴为主。治疗肺系疾病的常用穴位主要有肺俞、心俞、膈俞、膏肓、定喘、中府(均为双侧),每次选用3个腧穴(一般多选用前三个腧穴),若局部有破溃或者瘢痕,可以选择其他3穴;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辨证,可加取风门、脾俞、肾俞、足三里、大椎、天突、神阙、关元、中脘、内关等穴。治疗骨关节病的常用穴位大椎、肝俞、脾俞、肾俞、命门。另外,胃寒贴中脘,肾阳不足贴肾腧、命门,气血不足贴膈腧等穴位。

    大部分中医院中常用的主穴有以下几个:

    大椎穴:可以振奋人体一身之阳;大椎:主治:咳嗽、喘息、流涕、鼻塞、感冒、颈强、肩背痛。穴位:后正中线,第七颈椎突下凹陷中。

    肺俞穴:统一身的卫外功能;主治咳嗽、气喘、咳痰、鼻塞、易感;定位;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膏肓俞:为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的常用穴。定位:背部,当第4胸椎突下,旁开3寸。

    中府穴:脾肺之气汇聚之处。

    膻中穴:膻中穴:通畅上焦之气机,通达经络,理气散瘀;主治:咳嗽、气喘、心胸痛、心悸、胸闷胀;

    穴位: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

    呼吸系统疾病:

    主穴:天突、膻中、膏盲、肺俞

    配穴:足三里、中脘。

    反复感冒:大椎、风池;配穴:关元、气海。

    慢性支气管炎:肺俞、膏盲、心俞、膈俞;配穴:肾俞、关元。

    支气管哮喘:膈俞、心俞、定喘;配穴:气海、肾俞。

    阻塞性肺气肿:丰隆、肺俞、天突、膻中、膏盲,配穴:足三里、三阴交、中脘、肾俞。

    过敏性鼻炎:大椎、外关、肺俞、天突,配穴:足三里、关元。

    慢性鼻炎:大椎、外关、肺俞、天突,配穴:足三里、关元、肾俞。

    有关冬病夏治三伏贴穴位有哪些的介绍,大家应该有了初步的认识了吧。可以说冬病夏治三伏贴穴位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因为不同的疾病涉及的穴位不一样,全部加起来的话数量比较多,如果有相应的问题,最好是寻找一个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治。

更多中药材
  • 大家都在关心自己的血管堵没堵,总会想很多办法去验证它,我们现在讲的常见的冠心病应该是冠脉堵塞50%以上才能确诊,那么一般出现症状,在75%以上,这个时候才考虑下支架,那下支架要造影,毕竟,还是有一些创伤和风险的,这个下完支架之后,暂时的血管......
  • 咱们现在,营养比较过剩,人摄入热量比较高,所以现在不管是冠心病,高血压,还有糖尿病,发病的年龄,都日趋前移了,所以很多人就说应该吃得少,甚至以前我们这个古代的一些传统的观念,也提出过,叫过午不食,因为这样是最健康的。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首......
  • 最常见的咱们就是头后的疼痛,就是后脑勺这个部位,那么它对应的就是足太阳膀胱经,一般这个部位疼痛,都是跟外邪侵袭有关,或者是风寒侵袭,或者是风热侵袭,袭扰了膀胱经,出现了这个头后的疼痛,因为后脑勺这部分,就是足太阳膀胱经走行的部分,治疗上,一......
  • 但是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病人,这个病人空腹血糖控制得很好,但是餐后血糖,他根本就没有监测,因为早上起来比较容易能想起来,早上起来没吃饭的时候,刚起来在床上的时候就可以给自己测一个血糖,然后吃完饭需要到两个小时的时候再测。这个情况就......
  • 大家好,这个糖尿病,我们中医把它叫做消渴,本质上来讲,它是以阴虚为主的一系列并发症。那么有肺阴虚,胃阴虚,肾阴虚等等,那么总的来说是以气阴两虚为主的这么一系列的症状表现,那有些病人服用了很多降糖药,或者已经开始扎胰岛素了,但是这个血糖始终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