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戊己丸

    《中国药典》:戊己丸处方

    黄连300g 吴茱萸(制)50g 白芍(炒)300g

    性状

    为棕黄色的水丸;味苦,稍有麻辣感。

    炮制

    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

    泻肝火,和脾胃。用于肝胃不和,口苦嘈杂,呕吐吞酸,腹痛泻痢。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

    贮藏

    密封,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近代·《中药制剂手册》,本方又名“白凤丸”:乌鸡丸组成

    净乌鸡640克,地黄250克,当归144克,人参、鹿角胶、白芍、香附、山药、丹参各128克,鳖甲、天门冬、川芎、芡实各64克,桑螵蛸、煅牡蛎、鹿角霜各48克,黄芪、甘草各32克,银柴胡20克。

    用法

    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

    功效

    益气养血,调经止带。

    主治

    妇女体虚,症见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腰腿酸痛,身体消瘦,舌淡苔薄,脉细弱。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崩漏、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征、慢性前列腺炎、抗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精液不液化症等病症。

    1.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本方治疗60例,疗程15日。疗效评价以漏下症状消失为治愈,漏下症状明显改善为好转。结果:治愈33例,好转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7%(《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年第1期)

    2.围绝经期综合征:本方治疗120例,疗程3个月。结果:120例患者,以潮热出汗、烦躁易怒症状改善最为显著,Kupperman评分(比较服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包括潮热出汗、烦躁易怒、失眠、抑郁、性交困难、感觉异常、关节肌肉酸痛、泌尿道症状、眩晕、乏力、头痛、心悸)明显下降。(《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年第7期)

    3.慢性前列腺炎:本方治疗100例,疗程3个月。以自觉症状好转,小便通利无余沥,肛门指诊前列腺局部无压痛,质硬变软,体积变小,前列腺液检验卵磷脂小体增多,分布均匀,白细胞

更多中药材
  • 《圣济总录》卷一三○:保安膏处方当归(切,焙)1两,附子(去皮脐)1两,芎1两,防风(去叉)1两,白蔹1两,升麻1两,细辛(去苗叶)1两,侧柏1两,萆薢1两,桃仁(去皮)半两,甘草半两,桑根白皮半两,垂柳枝半两,白芨半两,黄耆半两,白芷半......
  • 处方薄荷3钱,焦山楂5钱,白豆蔻2钱,车前子2钱,广陈皮1钱5分,槟榔4钱,钩藤4钱,牛黄3分,泽泻3钱,草豆蔻2钱,砂仁2钱,甘草1钱,神曲2钱,灯心1钱,胆草1钱,蝉蜕2钱,黄连1钱,天竺黄1钱,僵蚕1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
  • 《圣济总录》卷九:保寿丸处方牛黄(研)半两,丹砂(研)半两,雄黄(研)半两,犀角(镑屑)半两,天麻半两,蝉壳(去土)半两,干姜(炮)半两,白僵蚕(炒)半两,半夏(汤洗10遍,焙)半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天南星(炮)半两,白附子(......
  •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1两,肉豆蔻(面裹煨)1两,赤石脂(煅)半两,白姜(炮,洗)半两,荜澄茄半两。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脏腑虚寒,泻痢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送下。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 处方硫黄(光明者,研两复时,取末)11两,青盐4两半(研),阳起石(别研如粉)3两,附子(炮裂,去皮脐)3两,牛膝(酒浸,切,焙)3两,楮实3两,桂(去粗皮)3两。制法将4味草药为末,与前3味研约同搅,再研匀,别取干姜6两(细末),煮生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