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犀黄丸

    《外科全生集》卷四:犀黄丸别名

    西黄丸(《治疗汇要》卷下)。

    处方

    犀黄0.9克 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30克(研极细末)麝香4.5克 黄米饭30克

    制法

    上药,用黄米饭捣烂为丸。忌火烘,晒干。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治乳岩、横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现用于淋巴结炎、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癌、多发性脓肿、骨髓炎等见舌红、脉滑数者。

    用法用量

    每用陈酒送下9克。患生上部,临卧时服,患生下部,空腹时服。

    备注

    本方主治诸症,多由火郁、痰瘀、热毒壅滞而成。方中犀黄清热解毒,化痰散结;麝香开经络,行气滞,散瘀血,消痈疽肿毒;乳香、没药活血祛瘀,消肿定痛,黄米饭调养胃气,以防诸药寒凉碍胃;以酒送服,是用其活血行血以加速药效。

    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清·《外科证治全生集》:犀黄丸组成

    犀黄三分(1克),麝香一钱半(5克),乳香、没药各一两(各30克)。

    用法

    上药研细末,黄米饭一两(30克)捣为丸。每次服3~6克,每日3次,陈酒送服。

    功效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消肿,祛瘀止痛。

    主治

    主治乳岩,横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颈部淋巴结结核,骨关节结核等,伴见舌红、脉滑数者。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肛周脓肿等病症。

    1.晚期恶性肿瘤:对中晚期的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如肺癌、胃癌、结肠癌、乳腺癌、食管癌、卵巢癌、宫颈癌157例服用加味犀黄丸治疗,服用后能缓解症状,稳定病情,对小部分患者肿瘤有缩小作用。结果:本组患者中部分缓解率为4. 5%(7/157),稳定率为85.3%(134/157),疗效较好,且简便易服。(《中医杂志》1990年第8期)

    2.肛周脓肿:以犀黄丸口服治疗10例,以齿状线凹陷硬结消失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服药1日,7例发热患者体温降至正常;10例患者服药2日,肛门肿痛明显减轻。肿块4日消失者4例,5日消失者6例,肿痛消失后1个月、3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分别复查1次。6个月后复查指诊齿线处凹陷硬结消失者6例,10个月后消失者3例,12个月后消失者1例。(《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方解

    方中犀黄清热解毒,化痰散结;麻香开经络,行气滞,散瘀血,消痈疽肿毒;乳香、没药活血祛瘀,消肿定痛;黄米饭调养胃气,以防诸药寒凉碍胃;以酒送服,是用其活血行血以加速药效。

    现代研究

    体外实验结果表明,犀黄丸对多种人肿瘤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不同的恶性肿瘤细胞株对其的敏感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其抑瘤作用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

    方歌

    犀黄丸内用麝香,没药乳香加雄黄,米饭和丸酒送服,痈毒消散保安康。

    摘录清·《外科证治全生集》
更多中药材
  • 处方艾1两(锉细)。功能主治一切癣。用法用量以酽醋半升,煎取浓汁,去滓,涂摩癣上,日3-5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 《外台秘要》卷三引阮河南方:艾汤别名葶苈苦酒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六)。处方苦酒(即米醋)300毫升 葶苈(熬,杵膏)9克 生艾汁(无生艾,以熟艾,或用艾根捣取汁)100毫升功能主治伤寒七八日,内热不解,发狂烦躁,面赤嚼痛。用法用量上药煎取......
  • 处方艾不拘多少。制法烧灰细研。功能主治吐血。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新汲水调下。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八......
  • 处方艾叶(烧灰留性)2钱,白龙骨2钱,定粉2钱,肉豆蔻1枚(面裹煨熟),黄丹半钱(火煅飞过)。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每1两作40丸,捏作饼子。功能主治小儿吐泻,日夜无度。用法用量每服1饼子,先取油灯盏,水洗过,乳食前煎油灯盏汤化下。摘录《......
  • 处方黄连(去须)1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14粒,胆矾(研)半豆许,铅丹(研)半两,腻粉1分。制法上药再同研匀,入粟米粥和,以艾烟熏之,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赤目。用法用量每用1丸,以绵裹井花水浸,点眼。摘录《圣济总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