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犀黄丸

    《外科全生集》卷四:犀黄丸别名

    西黄丸(《治疗汇要》卷下)。

    处方

    犀黄0.9克 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30克(研极细末)麝香4.5克 黄米饭30克

    制法

    上药,用黄米饭捣烂为丸。忌火烘,晒干。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治乳岩、横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现用于淋巴结炎、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癌、多发性脓肿、骨髓炎等见舌红、脉滑数者。

    用法用量

    每用陈酒送下9克。患生上部,临卧时服,患生下部,空腹时服。

    备注

    本方主治诸症,多由火郁、痰瘀、热毒壅滞而成。方中犀黄清热解毒,化痰散结;麝香开经络,行气滞,散瘀血,消痈疽肿毒;乳香、没药活血祛瘀,消肿定痛,黄米饭调养胃气,以防诸药寒凉碍胃;以酒送服,是用其活血行血以加速药效。

    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清·《外科证治全生集》:犀黄丸组成

    犀黄三分(1克),麝香一钱半(5克),乳香、没药各一两(各30克)。

    用法

    上药研细末,黄米饭一两(30克)捣为丸。每次服3~6克,每日3次,陈酒送服。

    功效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消肿,祛瘀止痛。

    主治

    主治乳岩,横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颈部淋巴结结核,骨关节结核等,伴见舌红、脉滑数者。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肛周脓肿等病症。

    1.晚期恶性肿瘤:对中晚期的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如肺癌、胃癌、结肠癌、乳腺癌、食管癌、卵巢癌、宫颈癌157例服用加味犀黄丸治疗,服用后能缓解症状,稳定病情,对小部分患者肿瘤有缩小作用。结果:本组患者中部分缓解率为4. 5%(7/157),稳定率为85.3%(134/157),疗效较好,且简便易服。(《中医杂志》1990年第8期)

    2.肛周脓肿:以犀黄丸口服治疗10例,以齿状线凹陷硬结消失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服药1日,7例发热患者体温降至正常;10例患者服药2日,肛门肿痛明显减轻。肿块4日消失者4例,5日消失者6例,肿痛消失后1个月、3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分别复查1次。6个月后复查指诊齿线处凹陷硬结消失者6例,10个月后消失者3例,12个月后消失者1例。(《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方解

    方中犀黄清热解毒,化痰散结;麻香开经络,行气滞,散瘀血,消痈疽肿毒;乳香、没药活血祛瘀,消肿定痛;黄米饭调养胃气,以防诸药寒凉碍胃;以酒送服,是用其活血行血以加速药效。

    现代研究

    体外实验结果表明,犀黄丸对多种人肿瘤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不同的恶性肿瘤细胞株对其的敏感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其抑瘤作用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

    方歌

    犀黄丸内用麝香,没药乳香加雄黄,米饭和丸酒送服,痈毒消散保安康。

    摘录清·《外科证治全生集》
更多中药材
  • 别名保胎散处方归身、川芎、茯苓、玉竹、续断、杜仲(炒)、黄芩(酒炒)、白术(土炒)、甘草。功能主治清热安胎。主孕妇出痘腰痛。用法用量保胎散(《验方新编》卷十)。摘录《医钞类编》卷十九引聂氏方......
  • 处方党参(饭上蒸3次)4两,白术(蜜炙黄勿焦)4两,当归(酒炒)4两,大熟地(酒蒸)6两,茯苓(乳蒸3次)3两,山药(乳蒸3次)3两,杜仲(姜汁炒断丝)3两,白芍(酒炒)3两,川芎(炒黑)2两,续断(酒洗晒干)5两,子芩(酒炒)1两,砂仁(......
  • 处方大熟地5钱,山萸肉2钱5分,益母草1钱,条黄芩5分,麦冬2钱5分,生地1钱5分,阿胶1钱,北五味1分。功能主治小产诸症。用法用量从受胎2个月服起,每日1剂,服50剂止。摘录《达生编》卷下......
  • 处方黄芩4克 砂仁 荆芥穗 当归身 白芍 连翘 生地黄 广陈皮各3克 川芎2.4克 甘草0.9克制法上药锉为粗末。功能主治主妊娠血分有热,目病凝脂翳障。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 处方黄牛鼻1具,党参2两,蜜炙黄耆2两,白术1两,归身1两5钱,白芍1两5钱,熟地4两,阿胶1两,怀山药3两,川断3两,杜仲4两,黄芩7钱,炙甘草5钱,春砂仁7钱,卷心荷叶1两,蚕茧壳1两。制法先将黄牛鼻、荷叶、蚕茧壳等3味炙灰存性,为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