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当归大黄汤

    《外台》卷七引《张文仲方》:当归大黄汤别名

    当归汤

    处方

    当归3两,芍药8分,桂心3分,干姜6分,茱萸5分,人参1两,大黄1两,甘草2两(炙)。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冷气牵引腰背肋下,腹内痛。

    用法用量

    当归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葱。

    摘录《外台》卷七引《张文仲方》《直指小儿》卷二:当归大黄汤处方

    大黄(湿纸裹,略煨)3钱,甘草(炙)3钱,当归3钱,赤芍药3钱,半夏(制)1钱5分,川芎1钱5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诸痫,壮热利下,心中恶血。

    用法用量

    每服3字,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直指小儿》卷二《伤寒大白》卷二:当归大黄汤处方

    当归、大黄、生地、甘草。

    功能主治

    燥火下血,及吐血、嗽血,大便干结。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方出《千金》卷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八:当归大黄汤处方

    芍药3两,干姜3两,茯苓3两,桂心3两,当归3两,大黄3两,芒消3两,阿胶2两,甘草2两,人参2两,麻黄1两,干地黄4两,虻虫80个,水蛭80个,大枣20个,桃仁100个。

    功能主治

    吐血,胸中塞痛。

    用法用量

    以水1斗7升,煮取4升,分5服,日3夜2。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八《伤寒大白》卷四:当归大黄汤处方

    当归、生大黄、川黄连、甘草。

    功能主治

    发斑。热重便硬,有下症者。

    各家论述

    此方凉大肠血热。以斑症属血,故加当归;斑症不宜大下,故加甘草。

    摘录《伤寒大白》卷四《伤寒大白》卷二:当归大黄汤处方

    当归、大黄、广皮、甘草。

    功能主治

    专清大肠主下血。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更多中药材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八正散处方大黄、瞿麦、扁蓄、车前子、木通、山栀子、甘草,各一钱。滑石(二钱),加木香(加一钱.尤佳)。功能主治火证通治。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灯心二十茎,煎至一钟,不拘时温服。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宋·太平......
  • 处方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炒黑)、甘草梢、木通、大黄、木香。功能主治湿热下注,少腹急,小便不通者。各家论述《医方考》:湿热下注,令人少腹急,则小便有可行之势矣。而卒不通者,热秘之也。陶隐居曰:通可以去滞,泻可以去秘,滑可以去着。......
  • 《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八正顺气散别名八正顺气汤处方厚朴、砂仁、半夏、陈皮、茯苓、青皮、桔梗、芍药、枳壳、木香、玄参、鼠粘子、山栀仁。功能主治因食煎煿油腻等物,及饮酒太过而行房事,毒气不能流行,聚结于喉根,至患喉肿。用法用量八正顺气汤(《喉科......
  • 处方藜芦2分(炙),大黄3分,朱砂5分,蜀椒4分,雄黄4分(研),巴豆4分(去皮,熬),桂心4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天行病3-4日,身热目赤,四肢不举;产乳后伤寒,舌黄白,狂言妄语;温病以后,飞尸遁尸,心腹痛隔,上下不......
  • 别名李子豫赤丸、八毒丸、杀鬼杖、斩鬼丹、杀鬼杖子处方雄黄(研)1两,真珠(研)1两,礜石(泥裹烧半日)1两,牡丹皮1两,巴豆(去皮心,熬)1两,附子(炮)1两,藜芦(炙)1两,蜈蚣1枚(炙,去足)。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