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小柿子

    《中药大辞典》:小柿子拼音注音Xiǎo Shì Zi别名

    地石榴、跳八丈(《云南中草药》),小面瓜(《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牙万卖(傣名)。

    出处

    《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小叶黑面叶。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生于向阳坡地及灌木林中。

    原形态

    灌木,高1~2米,全体无毛。茎皮灰褐色,枝近圆柱形,带绿色。单叶互生,革质,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4厘米,宽2~3厘米,全缘。花小,黄色,2~4朵生于叶腋。蒴果球形。

    本植物的叶(小柿子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性味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苦涩,凉。"

    功能主治

    ①《云南中草药》:"收敛止血。治月经过多,崩漏,痛经,白带,痢疾,腹泻,黄疸,预防流脑。"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止血镇痛。治急性胃肠炎,痢疾,感冒发热,腹痛泄泻,咽喉炎,扁桃腺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小柿子拼音注音Xiǎo Shì Zi别名

    地石榴、跳八丈。

    英文名root of Littleleaf Breynia出处

    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钝叶黑面神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eynia retusa (Dennst.)Alston[phyllanthus retusa Dennst.;B.patens(Roxb.)Bent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山坡、路坎及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态

    钝叶黑面神 落叶灌木,高1-2m。全株平滑无毛。茎皮灰褐色。小枝四棱,带绿色。单叶互生;叶柄长约3mm;叶片椭圆形、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4cm,宽2-3cm,光瑞钝或近急尖,全缘,干后变黑褐色。花小,黄绿色,2-4朵生于叶腋;单性异株,花瓣和花盘缺;雄花萼片6,陀螺状;雄蓝3,花丝合生成柱,生于短丝状花梗上,雄蕊柱伸出于花药之上;雌花径2.5-4mm,花萼盘状,先端6裂,具较短花梗,花柱粗大,具3叉;子房3室。蒴果近圆球状,直径8-10mm,果皮肉质不开裂,橙红色,无毛,有种子10-12颗。基部有宿存花萼。花期4-9月,果期7-11月。

    化学成分

    抽提物Leptaden有利乳作用。Leptadinare-ticulata中也含有这种成分。

    归经

    心;大肠经

    性味

    味苦;涩;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外感发热;咽痛;泄泻;痢疾;崩漏;白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

    1.《云南中草药》:收敛止血。

    2.《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止血镇痛。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柏枝节拼音注音Bǎi Zhī Jié出处《唐本草》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的树枝。化学成分木材含挥发油,其中大部分是倍半萜醇,约占50%,中有雪松醇,韦得醇,α-,β-及γ-叩巴萜醇,α-异叩巴萜醇,α-及β-侧柏萜醇,β-异侧柏......
  • 拼音注音Bǎi Shù别名柏、香扁柏来源柏科柏属植物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Chamaecyparis funebris (Endl.) Franco],以种子、叶和树脂等入药。种子于球果秋季未裂开前采摘;树脂......
  • 《中药大辞典》:柏树叶拼音注音Bǎi Shù Yè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枝叶。全年可采,剪取枝叶,阴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公路旁、古墓和庙宇等处常栽培。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原形态柏木,又名:香柏(《三辅旧事》),香扁柏、垂......
  • 《中药大辞典》:柏树果拼音注音Bǎi Shù Guǒ别名柏树子(《分类草药性》),香柏树子(《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果实。8~10月,果实长大而未裂开时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柏树叶“条。性味苦涩,平。①《分......
  • 拼音注音Bǎi Shù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pressus funebris End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取根部,洗去泥土,切片,晒干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为我国特产树种。资源分布:分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