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安胃丸

    《吴鞠通医案》卷三:安胃丸处方

    姜半夏8钱,川椒炭6钱,广皮5钱,云苓块6钱,乌梅肉4钱,生姜5钱。

    功能主治

    呕吐不食已久,六脉弦细而弱。

    用法用量

    甘澜水8茶杯,煮成3杯。分3次服。

    摘录《吴鞠通医案》卷三《卫生宝鉴》卷五:安胃丸处方

    白术5钱,干姜(炮)3钱,大麦糵(炒)5钱,陈皮3钱,青皮2钱,白茯苓(去皮)2钱,缩砂2钱,木香1钱半。

    制法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温中补气,安胃进食。主寒邪伤胃。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远以温水送下。

    注意

    忌冷物。

    摘录《卫生宝鉴》卷五《卫生总微》卷五:安胃丸处方

    好青州白丸子30粒,好金液丹30粒,全蝎1枚(去刺),麝香少许。

    制法

    上为细末,以糯米饭和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急慢惊风,吐泻不止,危不可治。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煎萝卜糯米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五《鸡峰》卷十二:安胃丸处方

    神曲1两,当归1两,人参1两,白术1两,干姜1两。

    制法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肠胃虚弱,内挟寒湿,邪正相攻,腹中疼痛,大便水谷不消,或冷热客搏,便下赤白,后重频滑,无复节度,虚困无力,肌体羸瘦,下利既久,脾胃增虚,呕哕肠鸣,全减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空心以粟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二《鸡峰》卷十二:安胃丸处方

    人参1分,白术1分,茯苓1分,木香1分,槟榔1个,枇杷叶1两,藿香1两,半夏曲1两,黄橘皮1两,甘草1分,丁香1分,肉豆蔻2个。

    制法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胃虚弱,饮食减少,呕逆恶心,腹胁膨胀。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二
更多中药材
  • 《圣济总录》卷一三○:保安膏处方当归(切,焙)1两,附子(去皮脐)1两,芎1两,防风(去叉)1两,白蔹1两,升麻1两,细辛(去苗叶)1两,侧柏1两,萆薢1两,桃仁(去皮)半两,甘草半两,桑根白皮半两,垂柳枝半两,白芨半两,黄耆半两,白芷半......
  • 处方薄荷3钱,焦山楂5钱,白豆蔻2钱,车前子2钱,广陈皮1钱5分,槟榔4钱,钩藤4钱,牛黄3分,泽泻3钱,草豆蔻2钱,砂仁2钱,甘草1钱,神曲2钱,灯心1钱,胆草1钱,蝉蜕2钱,黄连1钱,天竺黄1钱,僵蚕1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
  • 《圣济总录》卷九:保寿丸处方牛黄(研)半两,丹砂(研)半两,雄黄(研)半两,犀角(镑屑)半两,天麻半两,蝉壳(去土)半两,干姜(炮)半两,白僵蚕(炒)半两,半夏(汤洗10遍,焙)半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天南星(炮)半两,白附子(......
  •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1两,肉豆蔻(面裹煨)1两,赤石脂(煅)半两,白姜(炮,洗)半两,荜澄茄半两。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脏腑虚寒,泻痢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送下。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 处方硫黄(光明者,研两复时,取末)11两,青盐4两半(研),阳起石(别研如粉)3两,附子(炮裂,去皮脐)3两,牛膝(酒浸,切,焙)3两,楮实3两,桂(去粗皮)3两。制法将4味草药为末,与前3味研约同搅,再研匀,别取干姜6两(细末),煮生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