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狗骨柴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骨柴别名

    狗骨子

    来源

    茜草科狗骨柴Tricalysia dubia (Lindl.) Ohwi,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

    浙江。

    功能主治

    消肿排脓。主治颈淋巴结结核,背痈,投疖。

    用法用量

    1~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狗骨柴拼音注音Gǒu Gǔ Chái别名

    狗骨子、白鸡金、白秋铜盘、三萼木

    英文名root of Common Tricalysia, Hairy Tricalysia出处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狗骨柴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alysia dubia (Lindl.) Ohwi[Can-thium dubium Lindl.;Diplospora viridiflora D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溪沟边、杂木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西南、南部和东部。

    原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m。除花萼及托叶被微柔毛外,全部无毛。叶对生;叶柄长5-8mm;托叶长5-8mm,下部合生;叶片卵状长圆形、长圆形至披针形,长6-13cm,宽2-6cm,先端急尖或钝尖,基部宽楔形。聚伞花序热电厂成伞房状,腋生,稠密多花;总花梗长不及8mm;花黄绿色,4数;花萼简长约1mm,先端不明显4裂;花冠简长约3mm,裂片与花冠简等长,开放后反卷;雄蕊生于喉部,伸出。浆果近球形,直径4-8mm,熟时橙红色,干后黑色,先端有环形的萼檐残迹。花期5-7月,果期8-9月。

    归经

    肝经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瘰疬;背痈;头疖;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根: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功能。用于瘰疬痈疽;疮疖肿毒。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白栎蔀拼音注音Bái Lì Bù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白栎果实上带有虫瘿的总苞。生境分布生于丘陵的山坡、林中。分布长江流域及华南各省。原形态白栎,又名:金刚栎,白反栎、栭栎、柞子柴、白斗、枥柴、白柴蒲树。落......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桂拼音注音Bái Guì别名三股筋、滇新樟来源樟科白桂Neocinnamomum yunnanense H. Liou,以树皮、叶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涩、辛,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主治感冒,月经不调,寒性胃痛,腹胀......
  • 拼音注音Bái Guì Mù Gēn别名将军树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白桂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rtocarpus hypargyraus Hance.2.Artpcapus nitidus Trec.subsp.lingna......
  • 拼音注音Bái Huà Pí别名刻因托斯(维名)。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桦木科植物疣枝桦的树皮。采伐树木时剥皮,晒干,生用或炒炭用。生境分布生于河滩、山谷或针叶林缘。分布新疆北部。原形态疣枝桦,又名:疣桦。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由数层......
  • 《中药大辞典》:白梅拼音注音Bái Méi别名盐梅(《尚书》),霜梅(《纲目》),白霜梅(《本草便读》)。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实,经盐渍而成。性味酸涩咸,平。①《日华子本草》:“暖,无毒。“②《纲目》:“酸咸,平,......